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落于杨浦区河间路、亚洲最老至今仍运行的东区水质净化厂
开门揖客展百年“清水”工艺

  ■种楠 朱良城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坐落在杨浦区河间路上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区水质净化厂组织开展的“百名市民看排水,百年工艺展风采”城投志愿服务月活动正在举行,长白二村小学分校的三、四年级学生在这里参观,填写污水排放、净水工艺等常识问卷。

  把污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后再达标排放出去,就是污水处理。始建于1923年、投产于1926年,如今仍在运作的东区水质净化厂,每天8根廊道轮换使用,处理污水2400吨,凭借其优秀的历史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百年工艺,被誉为沪上唯一的“活的污水处理博物馆”,厂区仍保留着建厂之初的老车间,工作运行的水泵、管道等都还是“原配”,如今都是“镇厂之宝”。

  上海现有的49座污水处理厂中,相当多的污水厂延续使用活性污泥工艺或由其衍生的新型工艺,具体来说,就是在曝气池中有活力的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自身生长的养料吸附并分解,随后产生絮状物(活性污泥)经沉淀后,泥水分离达到净化。东区水质净化厂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完好的保存,同时也是这一工艺的鼻祖。杨浦被誉为世界仅存的“工业锈带”,净化厂在这条百年工业的长廊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学校、市民课外活动的实践基地和工业旅游的景点之一。

  本次“百名市民看排水,百年工艺展风采”的城投志愿服务月活动中特设了百年工艺主题展馆,包括播放上海排水记录片与污水处理记录片;污水处理的讲解,上海排水百年代表性设备、建筑和活性污泥法生产工艺的展示以及在现代污水处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公众通过实地参观更深入了解排水工艺,意识到“清水”的来之不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开门揖客展百年“清水”工艺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开门揖客展百年“清水”工艺 2015-06-13 2 2015年06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