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原 赵建永
新华出版社
首部纪念文化大师汤先生的文集《汤一介学记》,日前由新华出版社推出。此书承袭《汤用彤学记》之体例,唯往昔由我协同先生编定,如今则由我与“汤用彤书院”雷原院长为先生而编。
书名“学记”源出《礼记》之《学记》篇。该篇系统阐明教育的定位、原则和方法,及师生关系,是最早专论师道的著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三联书店沿用此名出版“学记”丛书后,这类系列层出不穷,形成了纪念前辈大师的著名学术品牌。
先生对各种“学记”非常爱读,领衔主编了《汤用彤学记》,并撰序认为:为前辈大师编《学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纪念。同侪和弟子以切身体会来表述前贤治学和生活的情景,不仅会使我们对其学术精神感同身受,还能更深刻了解时代变迁之迹。
《汤用彤学记》是十年前应三联书店原总编孙晓琳之邀而开始编辑的。先生鉴于我研究汤学多年,对相关文献较熟,故约我合编。我们从历年名家名作中精选深切体现汤用彤学行的文章36篇而成书。先生在序中评论:此书“虽非专著,但所选各篇颇具学术水准,其主要部分是收录他的学生对他的为人为学的回忆,大都是亲自受教于他,也有少数并未与他见过面,但都在北大读过书,而对他有所间接的实际了解”。
先生逝后,我看到他研究室里依旧端正摆放的《汤用彤学记》诸书,浮想起先生父子一脉相承的仁者情怀和大师风范。当年汤用彤与助手任继愈合作撰著时,将助手列名己前,而先生亦颇具其父遗风。在《汤用彤学记》出版前,先生郑重提出署名我和他共同主编,并把我列在前面。我固辞不受,先生则说“这对你以后有用”,而坚持己见,甘当人梯。幸好,经出版社斟酌,最终还是决定把我置名先生之后。先生提携后进之心无时不在,每每思之,感念无已。
《礼记·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此正先生之谓也。因此,我们秉承先生遗志,并遵照他当年编定《汤用彤学记》的思路,经乐黛云师母审定,编成《汤一介学记》。
作为当代学术领军人物,先生孜孜于融会古今中西之学,他的学问修养感染了每一位所接触过的人。一时间,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写缅怀文章。数月来,在师母督导下,我们从众多稿件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章60多篇和怀念诗联、函电、访谈百余篇,汇集而成《汤一介学记》。该书由与先生相交70余年的老友杨辛教授撰序,书法家启骧题签,除整理首刊先生6篇遗作外,还收入饶宗颐、星云、杨祖陶、楼宇烈、卿希泰、蒙培元、宁可、刘梦溪、冯天瑜、周桂钿、金春峰、许抗生、牟钟鉴、李中华、李存山、郭齐勇、陈可冀、邓可蕴、陈鼓应、汤恩佳、孔垂长、干春松、杨立华、刘笑敢、崔珍皙、舒衡哲、汤双等亲人、朋友、学生、读者之文,多大家手笔。书中首次公布了大量颇具历史意义的照片,另附录三篇绍述汤用彤、汤霖的文章,从多方面生动展现了先生“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家学传承及其为人为学。
■赵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