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优秀历史建筑林立的外滩,也在当天被正式授予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上海是全国首个将近现代建筑单独作为保护类别的城市。目前全市已有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共计632处。而第五批名单也即将公布。届时,优秀历史建筑将达到上千处,覆盖全市全部17个区县。
但与此同时,近两个月来,本市接连曝出多起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毁破坏,对此,市文物局已“立下军令状”,要对全市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梳理,度身定制“一楼一策”的保护方案。
从广东路上原三菱洋行大楼被“野蛮喷涂”,引发社会哗然起,文物保护,这个专业名词离我们越来越近,一大批曾经还不太被重视、甚至被忽视的历史建筑进入公众视线,其中就有上海第一家蛋品储存企业——英商班达蛋行旧址;杨浦妇幼保健院旧址内的百年建筑杨树浦警察局;最近的是浦东440岁的御界桥,它们中有些已经被强行拆除、有些被严重破坏,更多的是命运悬而不决,像金陵路上的特色骑楼、杨浦区的福禄街,墙上都被贴了报纸刷了“拆”字。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告诉记者,这些“疑似被拆”的不可移动文物,统统不会拆。
很多热心市民非常关心,深怕哪一天起来,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可能就没了。这些建筑现在都没被拆,市文物局经过相关区县政府部门沟通,这些地方肯定是不会拆的。
褚晓波说,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因为仅仅只是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挂了号,还没有经过区县级文物部门的登记和公布,一些施工单位不知情,最终误拆。他们还统计发现,在全市4400多处“三普点”中,像这样还来不及核定身份的就有2945处,根据现有文物保护分全国重点、省市级和区县级,“三普点”如何保护还无法可依。
7月底之前,市文物局要求各个区县必须将所有没有公布的、剩下的这三分之二普查点要进行全面梳理,到底消失了多少,是怎么消失的都要查清楚。10月底之前,原则上都要及时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对这些破坏保护建筑的行为给予了重罚,其中对擅自喷漆原三菱洋行的业主,处以罚款上限50万元,同时要求对方“恢复原样”,相比50万罚款,这个代价“不可估量”,起码数百万元。
褚晓波说,作为文保部门,保护老建筑、历史建筑,义不容辞,他感谢也期望市民继续“擦亮眼睛”,一起做好文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