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启动

  据新华社 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多种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日前在福建省长乐市启动,北起辽宁、南至海南11个沿海省份湿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求解滨海湿地保护之道。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倡导发起,旨在打造沿海省份湿地保护和管理长期性合作与交流平台,并促进网络成员达成协调一致的保护行动。 

  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马广仁介绍,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沿海省份湿地总面积达1246.6万公顷,占全国的23.26%。而过去十年间,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22%,远高于国内所有其他类型湿地平均8.82%的损失率,严重影响了沿海省份经济可持续发展。

  尽管一些省市已经制定了地方性的湿地保护条例,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马广仁指出:“社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政府及有关部门湿地保护理念存在偏差、湿地保护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都是当前湿地保护亟须解决的症结。” 

  “在我国的分类中,湿地被归为‘未利用’,存在可用于开发、农业及其他用途的可能性。改变这样的土地分类将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可以提高公众对湿地所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认识。”马广仁说。 

  2014年国家林业局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 

  马广仁称,湿地保护目前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主战场,而实现沿海地区湿地保护目标对于实现全国目标至关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多措并举积极恢复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保护功能。”■罗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
一种乳酸菌有助减轻痛风
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启动
广告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启动 2015-06-27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