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话花样
翻跟头

  ■郑树林 文 剪纸

  从小我们一帮小八腊子就喜欢玩翻跟头或者叫翻筋头的游戏,放学以后大家就会聚集在弄堂前的马路旁,然后一个个开始了翻跟头比赛,记得我的一个同班同学一下子可以翻十几个跟头,是我们同学中的翻跟头大王,后来就是因为会翻跟头被一个技巧队录取了。

  另外还有一种也是翻跟头的游戏,是两人相向而立,然后互握对方双手,两人同时口中念道:“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在念“炒黄豆”时互握的双手同时向左右晃动,而念到“炒好黄豆翻跟斗”时,两人互握的双手向上,身体作360度转身。如果一方没有翻很容易扭伤。

  这翻跟头应用到生活中可就不一样了,常常听到的就是“阿拉小区格房价又翻了只跟头,看勿懂了。”“小菜场菜动勿动就涨价,一涨价就是翻一只跟头,真格吃勿消,格眼退休工资哪能来三。”翻跟头成了涨价的代名词。

  翻跟头除了游戏外,在我们上海的生活中非常普遍,以前物资紧缺,许多东西需要凭票供应,就是凭票供应有些家庭是有票子没有钱,而有些人家是有钱没有票子,于是就产生了用票子换票子的地下交易,也产生了一些专门以此为生的黄牛,他们用钱根据市场的需要买下配给的票子,然后买下物品再加价出售,由于比正常商店出售得高,大家称此行为为翻跟斗,如售价是原价的一倍叫“翻了一只跟斗”,两倍叫“翻了两只跟斗”,以此类推。从事翻跟斗者叫做翻跟斗朋友,后来又叫做打桩模子。

  翻跟头以前看到最多的是在电影院门口,特别是休息天和晚上的场次,只要有办法弄到电影票就绝对可以赚钱,我一个同学他有亲戚在电影院工作,每次新片他总有票子,刚开始还只是自己看或者我们同学看,后来看到每次到电影院门口,许多情侣在等退票,而且还是高于票子的价格,有时候甚至翻了几个跟头以后,我们就看不到新电影了,原来他动脑筋,多要了票子然后翻跟头赚钱了。

  翻跟头以前是属于违法的,没多久他因为不小心在翻跟头时被派出所抓住了,还牵连了他的亲戚。

  股民喜欢股票翻跟头,工人喜欢加工资翻跟头,读书希望成绩翻跟头,大家就是不喜欢物价翻跟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另一种叙事记忆:工人子弟(之七)
太鲁阁的长春祠
三十年后同学情
绿梅(海湾森林公园)
翻跟头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翻跟头 2015-07-04 2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