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助 文/摄
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在抗日战争时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被誉为“八路军抗战历史博物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这座太行山上的小村庄,缅怀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司令部,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敌后,来到太行山区。于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一日移驻王家峪。当时,总部设在落风坪下两所普通的农家院落里。朱德总司令住东屋,彭德怀副总司令住西屋,左权副总参谋长住南屋。刘伯承、邓小平等八路军领导人回总部开会时,住在隔壁东院的东房和南房里。从此,这里便成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当年,王家峪总部的电波和各个战场息息相通。这里的每一道命令都指挥着华北原野上千军万马的行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七日,总部指挥部队进行了沫源战斗,一举歼灭了日寇号称“精旅”的第二混成旅团,其总指挥阿部中将也随其部下葬身于黄土岭山丘。抗战以来,击毙日军中将还是首次。这破天荒的创例一时轰动全国。敌人哀鸣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总部在王家峪期间,太行军民进行大小战斗共135次,进一步巩固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与此同时,为了发展国际统一战线,争取国际上对我抗日战争的支持和援助,王家峪总部先后接待了许多前来华北敌后支援中国抗战的各国朋友。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朱总司令在王家峪接见了毛主席从延安派来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爱德华、巴苏华等国际友人,并给他们介绍了中国抗战的形势、敌后各战场的情况和八路军游击战的主要经验,并安排他们随一二九师到前线进行战地医护工作。是年冬,朱总司令在此奋笔写下了《寄语蜀中父老》这首壮丽的诗篇: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朱总司令这首诗,高度赞扬了我八路军在华北前线艰难转战、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如今,这座革命历史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总部的风貌,自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当年朱总亲手种植的白杨树,如今树身笔直挺拔,树冠枝繁叶茂,树枝的横断面有一个鲜艳的五角星,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红星杨。老百姓说,这是朱总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