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剿虫记

  ■杜祖德 文

  人们不是对任何昆虫消失都扼腕痛惜的,对某些昆虫的灭绝还真会拍手称快,譬如臭虫。

  讲到这里或许你还不知臭虫为何物,词典里有对它的专门注释:臭虫,昆虫,身体扁平,赤褐色,腹大,体内有臭腺,吸人畜的血液,也叫床虱,有的地区叫壁虱。

  解放初这种以吸血为生的昆虫在旧里弄和棚户区的住家里十分常见。它们昼伏夜出,喜欢蛰伏在床铺和板壁的缝隙中。如果说蚊子叮人还有嗡嗡的叫哼,它倒好,悄无声息吸饱你的血,再留一块奇痒难忍的红包作印记。待搔醒后打开灯去寻找,它早巳钻进了床缝,偶尔找到一只因吸血贪婪,扁平身变成腰粗体壮的,爬行变得迟缓,步履蹒跚,用指上去一揿,必定留下一滩鲜血。

  根据它体小、钻缝隙的特点,人们采取了敲、烫、挑、喷、糊、吊的办法进行围剿。敲是将有缝隙的铺板、棕绷拿到弄堂里与水泥地撞击。靠撞击的外力震动抖出藏在缝内的臭虫。这办法很好,经敲震后在水泥地上可看到一只只红色臭虫慌不择路满地乱爬。在旁围观的小孩便会用手指按住虫身顺势朝后一揿,地上便划出了鲜红的一竖或一捺。虫体的大小、血量的多少,便写成了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笔划。

  对那些敲不到的地方用滚水灌注叫烫。滚水注入缝里时会有“”扑扑“声响,或是那些体胖的虫身体受热骤然膨胀而发出的爆破声响。

  对一些木壁和不能搬动的木件缝隙,大人们就会用缝被面的大号引线针沿缝探到里面去挑出匿藏在里面的臭虫。这就叫挑。

  喷是用喷雾器把“滴滴涕”药水喷洒到墙壁缝隙和床具上去灭杀。

  糊则是将“六六粉”用水调成糊状去涂抹到棕棚的扎孔里毒杀臭虫。

  吊是因“六六粉”味重呛人,便创造出用棉球浸上“敌百虫”药水塞进棕绷或用线扎牢吊在床下薰杀。

  经全民动手和坚持不懈的对臭虫围剿,没过几年,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臭虫在上海基本灭绝。最能说明剿灭成效的是原来爱国卫生运动提出的灭“四害”动员中,将老鼠、苍蝇、蚊子、臭虫统称为四害。臭虫被灭绝后,便将麻雀递补进“四害”范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花团锦簇过新年
剿虫记
当好“婆婆”这个角色要破除几个“误区”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剿虫记 2018-02-10 2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