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夏惠农区:
给群众送文化有门道

  据新华社 一阵北风吹过,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文体活动中心广场上的人们在低于零摄氏度的气温中哈着白气,目光却始终不离广场舞台上的表演,站在后排的人努力踮着脚尖,以便看清台上的节目。

  这是记者近日在惠农区文化大集上看到的一幕。当日,惠农区文化部门准备了歌舞、相声、小品、快板等文化节目和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观看、参加。令记者意外的是,文化大集上一场场水准颇高的演出,竟大多是由惠农区各群众文艺社团的非专业表演人员完成的。

  “你也别惊讶,虽然我们是业余的,但在各种比赛中的奖项可没少拿,不少奖项含金量可高着呢。”看出了记者的讶异,惠农区陆港之声艺术团副团长高代敏笑着说。

  一旁的惠农区文化馆馆长李学兵道出了原委,原来,惠农区送文化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已经搞了很多年,但随着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和欣赏水平逐渐提高,一些质量较差或不接地气的节目越来越没吸引力,县里专业表演人员又太少,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后来我们发现,很多群众喜欢自发组织文化活动,比如扇子舞、抖空竹等等,形式非常丰富,大家也爱看,那为什么不依靠群众呢?”李学兵说,2013年起,惠农区开始大力扶持群众文艺社团,正式注册的文艺社团下乡或进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地表演,每场补贴1000元,文化馆还会派专员进行技术指导。

  “我们社团是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大家平时就喜欢搞文化活动,但以前苦于没有表演机会,道具、服装也没钱买,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大家下乡演出积极性很高。”惠农区新飞文化艺术团法人代表刘成菊说。

  短短两年,惠农区群众文艺社团数量由最初的两个增加到18个,并逐渐成为送文化的主力,每年下乡、进社区等表演上百场。■靳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English Edition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将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给群众送文化有门道
57.23亿元,同比增长66.94%
图片新闻
“霸屏”经典“霸气”何来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4给群众送文化有门道 2018-02-24 2 2018年02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