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如今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在我心中,依然是那个11岁的萧勤。”40年代,年仅11岁的萧勤离开上海,再回家乡,已是83岁的老者。
日前,由中华艺术宫、萧勤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萧勤“回家”艺术大展在中华艺术宫揭幕。展览用百余件绘画及雕塑作品,全面回顾艺术家六十余年的艺术创作生涯。
此次展览名为“回家”,既意味着这位台湾地区知名艺术家萧勤回归到出生的地方,也代表了他精神上的归根。“旅居中国台湾、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前后共60载,我体悟了人生的聚散、生命的永恒及心灵的能量,这次我带回了各个时期的作品与家乡共享,中华艺术宫收藏了部分作品,这才是‘回家’的真正意义,希望能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永远留在我的家乡。”
萧勤先生1935年生于上海,其父亲萧友梅是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之一。1949年,萧勤随姑父去了中国台湾,1952年进入李仲生画室学习。自1956年赴西班牙后旅居欧美达60余年。上世纪60年代初,萧勤先生联同意大利画家安东尼亚、日籍艺术家吾妻兼治郎和东方画会创始人之一李元佳共同创办了“庞图”国际艺术运动。
萧勤的绘画符号极具代表性——圆圈或点,代表着万物无穷无尽的能量。展览中的作品来自萧勤国际文化基金会的收藏,以及向欧亚等地收藏家借展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有早期的水墨布面或纸本作品,以及采用丙烯颜料所创作的画作,包括《光之跃动》、《宇宙能量》和《太阳》等。作品富有表现力,其鲜明的色彩,行云流水般的笔锋,五彩斑斓的色块、墨点,以及几何的构图将古代的思哲转化为现代的语言。
据悉,此次展览后,中华艺术宫将收藏萧勤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建立“萧勤艺术研究中心”,推动萧勤先生及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研究和推广。这些作品的收藏是归根,也是初心。
展出将持续至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