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浦路104弄,有一幢116岁“高龄”的欧式小洋房,随着上海市第17条越江隧道——江浦路越江隧道工程的推进,这幢位于隧道入口处老宅的去留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近日,记者获悉,杨浦区委、区政府与市相关部门研究决定,拟将百年老宅整体“平移”,在配合工程施工的同时,实现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据介绍,这座老宅有116年的历史。外墙上白色装饰柱及铁质栏杆上的图案形态优美,门窗均为拱形设计,线条流畅,颇具异域风情。推门而入,踏上木质楼梯,触摸着扶手上精美的雕花,仿佛开启了一段时光穿越之旅,房内的吊顶、装饰线、壁炉、胡桃木移门等设计十分洋气,二楼的拱形浅绿色落地窗,让阳光可以最大限度地透进房间,从三楼凸出的老虎窗远远望去,可以想象出之前居住在此的人远眺江景的画面。
经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江浦路104弄老宅被纳入三普普查登录点名录,并向国家文物局备案,2017年杨浦区文化局公布其为杨浦区文物保护点。
近年来,杨浦加快推进各项重大工程建设,辖区内有多处工程同时施工,而江浦路104弄老宅地理位置很特殊,除位于江浦路隧道入口处以外,轨交18号线丹阳路站点、丹东路排水工程、杨树浦路拓宽工程等四个重大市政工程均需在该地施工,老房子的43户居民,在今年2月已腾空交房,老房子的去留成了难题。
在召开了相关论证会后,专家一致认为:尽管这幢老建筑并非挂牌的历史保护建筑,但可算是上海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里弄住宅之一,且保存完整度高,实属难得,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去年下半年以来,区房管、旧改、建设、文保等部门多次商议方案,最终确定对老宅进行整体平移。
据区建管委介绍,如今杨树浦路上有大工业时代遗留下的65处、100多栋历史建筑,去年,对杨树浦路沿线的三块大面积的风貌保护建筑群、65处历史建筑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摸,对这些历史建筑按评估等级分类施策,有的原址保留保存,有的则采取平移方式保护。据统计,杨树浦路沿线风貌建筑的保留率达到近95%。
另据了解,待相关工程施工结束后,老宅还将重回原址。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幢百年建筑平移的同时,有关部门将对它修旧如旧,恢复其上世纪初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