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二附中开展实景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记者 高靓

  本报讯 日前,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科学实验室内举行了一场别样的实景模拟火灾逃生演练。这场演练并不是简单的一遍过,而是让学生跑了又跑,并请来监控做帮手,给现场来了个全程记录、分析。

  据了解,此次将防灾演练配以监控回放的形式是五角场街道与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进行的一次“试水”,命名为“小小安全员”的项目,目的就在于打造一个将科技融入校园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下午2点40分,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第一次实景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正式开始。现场,闪着红光的警报灯加上喷射而出的仿真烟雾,让不少学生略显惊慌失措,全然忘记了安全逃生的注意事项,场面较为混乱。

  “在撤离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并未按照离自己最近的安全标志指示的方向,沿着安全通道迅速撤离, 而有些同学则是没有捂住口鼻弯腰逃离火场,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第一次演练结束后,校园安全老师将监控拍摄的逃生视频回放,一一指出错误点,并教导学生正确的逃生技能。

  经过安全老师的指正,第二次演练学生们便认真多了,捂鼻、弯腰、小跑,用最快的速度,有序撤离了火场。“平时学校会经常给我们看这样的火灾逃生视频,但却从未放在心上,总觉得自己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到万无一失。而刚刚在监控视频中看到自己竟然犯了一些较为低级的错误,感觉还挺惭愧的。”初一(3)班学生万晟彤告诉记者:“在第二次演练前,脑海里一直在回忆着老师指出的错误行为,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再次犯错。”

  “当灾害发生时,学生们往往是不知所措的,也不一定能立刻回忆出一套完整的逃生技能,而将错误演练的视频给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回放、回看,能够让学生做到自我检测,再通过老师的指正,告知一些容易出错的环节,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火场逃生技能的记忆。”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杨士军说。

  据悉,今后,五角场街道还将与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继续合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动员学生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做小小安全员,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专题·经适房
   第04版:专题·经适房
   第05版:专题·经适房
   第06版:专题·经适房
   第11版:城事·三区
   第12版:民生·社会
丰富文化生活 增进邻里感情
“海派相声”每周六上演
全区首个里弄房屋厨卫改造试点工程顺利推进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区第六届“慈善之星”事迹选登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1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救能力 2018-05-24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