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角场街道,焦扬、魏伟明分别到文化花园、创智坊等居民区开展联系基层大调研活动。
结对仪式上,焦扬围绕复旦大学和杨浦区地缘相融、人缘相亲的历史,回顾了杨浦“三个百年”以及区校双方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历程,并指出,此次市、区人大代表联系基层,要围绕杨浦区、复旦大学双方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普遍期盼,紧密依托区校双方的优势资源,促进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示范引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要发挥监督作用,保持一线状态、追求一线作为、发挥一线作用,围绕街校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参与、共同成长,实现协商实践和民主决策来自选民、植根选民、服务选民,为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杨浦“三区一基地”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做出应有的贡献。魏伟明指出,代表们要牢记身份使命、立足自身岗位、发挥职业优势,围绕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百姓关注热点,反映杨浦意见、发出杨浦声音、助力杨浦发展。此次活动是对聚焦垃圾分类减量等专项工作的有效助力。代表们要当好完善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示范推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指导责任主体主动担责,督促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形成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李跃旗实地察看了同济设计一场三期项目、四平路1028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听取了社区微更新方案的介绍。
李跃旗在与四平路街道公交新村居民区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座谈时,认真听取了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介绍和关于垃圾分类立法的有关建议。他指出,垃圾分类和每家每户都有关系,要加强全民动员,养成良好习惯,按照“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处置”的要求,抓好发动、注重联动、及时互动,整区域推动杨浦垃圾分类工作。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每个人的贡献。李跃旗还就居民代表提出的物业管理、加装电梯等问题一一回应,要求街道和有关部门牵头协调、加强服务,创造条件把工作做得更好,切实回应群众期盼。
谢坚钢、施超现场踏勘了江浦路街道辽三、辽四、190弄“一脉三园”建设项目,听取了街道关于“美丽家园”辽四项目建设相关情况汇报。谢坚钢对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听取了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他指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追求更高品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阻碍和瓶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总量、加强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这也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主要矛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与广大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期望广大社区代表能够按照“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的原则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宣传、广泛动员、形成合力。■毛信慧 项来婷 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