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老干部局1月11日召开动员会议后,大桥街道立即传达会议精神,成立了工作机构,着手调查摸底并汇总情况。期间,为使党建试点更具社会影响,街道专门制作了党建试点LOGO,并在部分社区设立党建工作站加以推进。居民区党组织高度重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时值居民区党组织换届,但新老书记都自觉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重担。离退休干部党员也陆续到社区报到,亮明身份。在街道上下和离退休干部党员共同努力下,3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大桥街道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蛟表示,下一阶段,街道将提高站位,精准发力。进一步创新组织设置,加强思想引领,发挥独特优势、强化服务管理,不断吸引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发挥正能量。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有活动;有活动,就有成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大桥转型发展。
党建试点进行时
携手共建睦邻园
长阳创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在党建试点中,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系点的老同志第一时间与长阳创谷开展党建结对,将离退休干部党建资源同白领青年的爱好和需求相结合,举办“春意盎然”摄影主题沙龙活动。老干部摄影爱好者、原大桥街道退休干部李肖燕、黄健初与白领青年摄影爱好者相互切磋技艺、分享作品。活动结束后,大家还意犹未尽,相约下次再相聚。
街道总工会针对园区员工希望能就近体检的心愿,预约了上海市总工会流动体检大巴,于5月18日在长阳创谷园区举行“关心健康,携手筑梦”健康体检行动。根据体检情况,正在筹建中的长阳创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急救知识辅导,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类问题,实实在在提升了员工的身心“安康指数”。
日前,长阳创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建完成。为满足园区员工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和参与企业发展的期盼,支部充分整合社区资源,邀请人大代表中的法治工作者,社区中的法治专员(顾问)为有需求的企业和员工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筑牢法治屏障。
睦邻家园向睦邻园区延伸,这是以社会治理理念开展园区建设的有益尝试。根据党建引领的精神,长阳创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主动将关口前移,围绕打造理念、内容构成、时间安排、目标任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如,积极反映员工心声,睦邻园区要有标识制作、功能展示,同时结合现有基础、原有条件,建立咖啡馆、员工食堂、活动区等。又如,建议以点带面,通过长阳创谷先行,带动四季广场、创和社区、互联网大厦等共建,形成众人划浆的群体效应。
打造红色业委会
引翔港业委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停车难、电梯维保和打通生命通道是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引翔港“红色业委会”却将这些问题一一破解。
从国企中层退休的何德胜是沪上最早的一批业委会负责人,小区的电梯已经用了近30年,更换还是维修?何德胜通过党支部平台征求意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最终与维保公司达成更换损坏零部件的协议。针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同样从国企中层退休的朱建积极上门走访,召开业主座谈会,倾听居民意见,征询整治良策。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扩展车位和加强管理,使难题迎刃而解。为打通生命通道,昔日小巷总理胡爱萍肩扛业委会主任重任,在一次次的业委会、居委会、物业“碰头会”上据理力争,终将小区入口闸门处一根影响车辆进出的电线杆移走。
被业主和房管办、物业公司誉为“红色业委会”的引翔港居民区业委会,源于她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百里挑一,注入红色能量。业委会成员以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为主体,他们大多也是居民区党支部的成员。制度先行,发动红色引擎。通过践行业委会各项工作制度,每月会同居委会、物业公司商处小区管理各项事宜,构筑“三驾马车”齐驱并行的格局。心系于民,唱响红色声音。开展业委会活动前,率先在党支部的平台上动员部署,开展工作时首先亮明党员身份。通过集思广益和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树立了党员形象,妆亮了红色品牌。安装32只小区视频探头、1号楼底楼改造、5号楼墙面整治,一项项惠民实事在“红色业委会”的推动下,得到了业主的支持,小区面貌大为改观。
新组建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社区自治的“三驾马车”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搭建新的平台,在共同服务业主、服务社区,助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引翔港业委会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以制度建设为依据,以公正公平为根本,按照规范程序操作,切实维护好业主的权益,助力睦邻社区和美丽大桥建设。
杨浦老干部在行动
黄宝妹:老劳模 新奉献
“我1944年到日商上海裕丰纱厂做童工,吃了不少苦头。解放后,我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积极做好挡纱工。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先后八次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劳动模范,曾八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如今已87岁高龄的黄宝妹始终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人退休了,不能在工作岗位出成果,但能为社会作奉献,发挥正能量。”黄宝妹说。她曾是百老讲师团的一员,多年来积极为社会各界宣讲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退休回到社区时,正遇上小区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小区业委会历经三年都建立不起来。黄宝妹找小区的党员谈心,希望每一名党员都能发挥作用,为群众树立榜样。接着,她又和党员志愿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一起,走家串户耐心作宣传,鼓励大家要为管好小区作贡献。在她的带动下,小区业委会成立了,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文明小区的创建中去。党的十九大更增添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走进学校,为同学们宣讲劳模精神,教导同学们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陈应复:跨界担纲 桃李满园
陈应复曾出任国家外交部驻外使馆大使,退休后重拾年轻时积累的声乐知识,积极参加社区文娱活动。他全身心地融入社区,在社区各项活动中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陈应复担任合唱队的老师兼指挥,非常注重团队的自身建设,他结合团队的实际,自编《声乐基础知识》等教材,通过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授课,使队员们的乐理知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少居民被他渊博的知识、风趣的教学、和蔼的态度所吸引,纷纷要求加入合唱队。
在陈应复的精心辅导下,合唱队已成为一支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的团队。陈应复还结合节庆活动,自创、改编词曲,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更好地磨练队伍,他带领导合唱队主动寻找演出机会,报名参加上海电视台举办的“精彩老朋友”专场比赛,并进入复赛。如今,合唱队已经跨出小区,多次参加杨浦区和上海市的各类表演和比赛,先后荣获各类奖项,还代表杨浦区参加上海市老年协会文体团队会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由陈应复担任副领队的合唱队,已成为长阳新苑小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吴晓梅: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2010年,从区法院退休的吴晓梅主动到长阳新苑居委会报到,她退休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由吴晓梅创立的“智聊乐”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点,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法律咨询,进行民事纠纷、家庭矛盾调解。她全天候服务,平日里手机一直开着接听社区居民的电话,给出专业的建议和处理意见,被居民称为社区移动的法律咨询中心。
长阳路1400弄有一户居民,因生意失败欠下高额外债,债主频频上门讨债并多次采取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家人整天为此寝食不安、束手无策,在多方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向吴晓梅求援。在了解情况后,吴晓梅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整件事进行详细分析,就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妥善解决此事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帮助双方化解过激矛盾,使得矛盾得到妥善解决。
正是由于她多年来发挥自身特长,为居民提供处理家庭纠纷、财产纠纷、交通事故、房屋租赁、劳动争议等法律服务,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社区平安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陈根其:真诚奉献 热情服务
陈根其是华联公司退休干部。走进双阳公寓小区,提起陈根其,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居民的贴心人、好管家。
尽心尽责,甘当居民群众的勤务兵。业委会的工作繁杂,涉及面广,在小区担任业委会主任,没有任何报酬,但陈根其始终把“为百姓解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居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甘当居民群众的勤务兵,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居民有事发生,他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有一次,一户居民的私家车被楼上外墙空调边沿碎石块砸坏了,居民不知道怎么办。他听到反映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居民分析调查,走访楼上可能发生事件的居民家,并从中予以调解,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他还在小区担任关爱老人的志愿者,老人们遇到难事都会向他诉说。
身体力行,促进小区文明和谐。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胜似亲人。陈根其就像冬日的太阳,他的热情和热心得到居民的称赞。他除了全力做好双阳公寓业委会主任的工作,还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巡逻队和环境整治活动。他注重维护邻里关系,热心促进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努力营造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他的工作离不开爱人的支持,他鼓励爱人走出家门,担任小区志愿者。在“双创”工作中,夫妻俩和志愿者们一起清理小区的花坛、楼道、卫生死角等,为创建工作尽一份力。
本版撰稿:走肖赵(作者系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记者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