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员年轻化 沪剧传承后继有人
来自新江湾城街道的参赛选手正在表演《啼笑因缘》选段。

  ■记者 张蓓

  本报讯  “你春风得意喜讯高照,刁教官说合做媒人,喜上加喜重重喜,办喜事格门道我略知一二分。”日前,“印象四十·海上芬芳”——第五届上海浦江沪剧节暨“乡音和曲”沪剧邀请赛杨浦区复赛在区文化馆举行,来自杨浦12个街镇共8支代表队参与角逐。

  戏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杨浦区致力于推进沪剧艺术的普及,从中挖掘了不少沪剧的“本土明星”,经过多年精心组织和培育,沪剧的传承发展队伍越来越年轻。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全场最小的参赛选手孙福苓只有8岁,她带来的《芦荡火种》选段之《办喜事》,以稳健的台风、幽婉的唱腔折服在场的观众和戏迷。来自殷行街道的参赛选手王昊阳带来的《芦荡火种》选段之《斥敌》则展现了小戏迷深厚的功底。虽然今年只有10岁,从对沪剧一无所知的懵懂到表演纯熟有模有样,王昊阳接触沪剧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我喜欢和外公外婆看沪剧、唱沪剧。我最喜欢的选段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杨淑英告状。” 王昊阳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理解沪剧精神、发扬传统文化,自己还主动报名参加了“沪语训练营”扎实语言功底。

  主办方表示,每年一届的“乡音和曲”比赛,不仅为沪剧爱好者展示才艺、老百姓观看沪剧演出提供了舞台,也为戏迷搭建起沪剧艺术展演交流的平台,希望能让大家看到沪剧作为非遗项目在民间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焦点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拆除违建 取消临时堆放点
演员年轻化 沪剧传承后继有人
15座公园采取临时闭园措施
打好健康“服务牌”
转移7801人至临时安置点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演员年轻化 沪剧传承后继有人 2018-07-24 2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