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得认真做
——访林云萍同志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我记得很牢,所以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做就得认真地做”,这是笔者在拜访离休干部林云萍时,她说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林云萍在参加革命工作初期,曾在工人夜校给追求进步的工人上课。她教师出身,后又长期在街道工作,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养成了坚持学理论、天天写日记的习惯。面对笔者,林老拿出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字体秀丽端庄,那是她为党支部组织生活准备的材料,有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有区委老干部局布置的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的任务等,还有一大叠保存得很好的交流发言、报刊报道材料。
林老从1992年起担任定海路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至今已26年了,耄耋之年仍尽心尽力地担负起党支部书记的职责,关心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的开展。多年来,党支部荣获“创建基层服务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示范集体”称号,她个人荣获“创建基层服务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示范员”“区最美老干部”等称号。
融入社区,得到多一份关心照顾。林老所居住的社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老干部工作者经常上门慰问,嘘寒问暖,还成立了离休干部学习小组,使老同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学习活动带来的快乐。街道和居委会干部热情帮助解决离休干部生活中的困难,成为居家安康的“守护天使”。在社区党组织的关爱下,林老也主动融入社区,发挥作用。利用寒暑假给学生们讲革命英雄的故事,为建设和谐社区、美丽家园做贡献。
红色忘年交,增辉夕阳红。从2007年开始,林老就组织机关离休干部党支部与团支部开展党团结对。老同志与青年同志一起到杨树浦发电厂参观王孝和纪念馆,一起前往龙华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林老在市委老干部局网站建立了“忘年交”博客,与青年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革命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少年轻人表达了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该博客被评为上海市关工委“十佳博客”。
不要问我为什么
——访朱玲娣同志
定海路街道社区退休纺织女工组成的“媛手纺织情”自治队,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纺织女工的华丽转身,《昔日纺织女工,今天时尚妈妈》,这个情景剧参加了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女性社会组织暨巾帼文明岗创建评选,在全市100多家参赛队伍中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荣获全市第七名的好成绩。
笔者打听到这个情景剧的策划、编剧和导演是定海路街道退休干部朱玲娣,便在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微信与她联系,希望进行一次采访。直到当天深夜11点多,朱玲娣才微信回复,她说:不好意思,我忙到现在才停下来。她约笔者第二天上午见面。当笔者如约赶到时,又接到她发来的微信:抱歉,因紧急情况,只能在定海路街道第一睦邻中心接受采访了。
在睦邻中心二楼的一间会议室,笔者终于见到了朱玲娣。银铃般的笑声和流星般的步伐展现出她爽朗的个性。她说:“说句实话,我就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快乐自己、有益他人,不要宣传我做了什么,我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的,实实在在地做事,朱玲娣就是这样的人。
自2008年退休以来,朱玲娣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热心慈善事业,关心关爱残疾人,她为杨浦区5个街道的阳光之家、阳光基地及阳光心园的残疾学员教手工作品制作课;她还积极争取上海慈善基金会项目部等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残疾学员包括社区困难老人捐助各类物资近百万元。2017年,她组织8位老知青一起重返47年前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在五环服装厂董事长施明的支持下,将价值10多万元的呢大衣、夹克衫装了8只大箱子全部捐赠给当地的贫困农户,还捐助了数万元资金。她还默默地帮助一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大学生,每年1000元到1500元的资助。
2017年,定海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换届改选,朱玲娣担任了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她就在支部内建立了“快乐老伙伴”微信群;组织党支部与上海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公益性组织共建结对,支部内五位退休干部与公益性组织的五位青年积极分子进行了结对;她还举办了迎接“七一”党的生日和建军90周年党史军史知识竞赛等。
在小区中,朱玲娣也是一个热心人,底楼邻居患大病,她亲自陪着到医院去治疗;积极配合楼组长做楼道改造工作,把一幢楼共12户代表集中到自己家里,既招待大家,又做思想工作,终于12户人家达成共识。如今,楼道面貌已焕然一新。
访谈快结束时,笔者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要这样做?”朱玲娣抿了抿嘴,淡然一笑,“不要问我为什么!”不需要宣传的朱玲娣,荣获上海市仅20名的2012-2013年“慈善优秀义工”,被杨浦区评为“残联优秀助残志愿者”,她组织参赛的2017上海市福彩手工艺大赛获得一等奖,她组织知青助困的事迹被滁州日报进行了报道。而她的故事还在继续……
坚守是神圣职责
——访尤小吉同志
尤小吉退休前任定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1995年退休后任街道机关处级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长达8年。在尤老的寓所访谈时,他告诉笔者:15岁那年在上海七宝中学念书,听到朝鲜战场战火燃烧的消息,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歌声激励,瞒着家人,报名参军,入伍当了空军探照灯雷达兵。部队驻守在上海吴淞口25年,坚守上海的天空严防敌机侵犯。他19岁入党,20岁提干,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虽然不再需要坚守军事阵地,但是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继续坚守政治阵地。尤老说:“党对退休干部党员的要求始终不能忘记,坚守是我的神圣职责。”
尤小吉同志在担任街道处级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期间,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保证每名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排忧解难,对生病住院的同志看望慰问,还热情调解家庭纠纷,解决邻里矛盾,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尤老在支部内开展争当“好家长、好居民、好邻居”活动,每年进行思想动员,还制定标准,开展对照检查、自查测评等活动,得到区委老干部局的表彰。他组织6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老年门球队,还承办了一次全区性的门球比赛,充分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近年来,尤老虽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退休支部书记职务,但仍然时刻以“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求自己。他带头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卫生城区等活动,不仅亲自参加楼道整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而且引导带动其他离退休干部党员。他写信给区有关部门,信中对所居住街道在“创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个别街区存在违建、脏乱差和垃圾不分类等情况提出了意见。区有关部门派人专门走访尤老,听取意见。目前,街区卫生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尤老积极参与帮困活动,每年捐助困难学生,有一次以党费的形式捐款千余元。他还积极协助街道有关部门对吸毒青年进行帮教、家访,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并赠送书籍和日用品等。在尤老的关心下,吸毒青年得到彻底转变。
我与别人比明天
——访方玉平同志
2018年 3月8日,杨浦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举行学习“全国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方玉平工作法”讲座,主讲人方玉平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切入点,介绍了如何与工会工作结下“情缘”,把大家都“不看好”的工会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他讲到要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用好“三个加”,即智商加情商、人脑加电脑、实干加巧干,运用到工会工作中去等,赢得了与会同志的热烈掌声。
方玉平退休前长期做定海路街道工会工作,是全国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4年,老方退休后,杨浦区总工会为了进一步弘扬劳模先进精神,决定建立“方玉平工会创新工作室”,以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经验传授、现场带教等形式,进一步传承、创新、发展劳模精神。从此,老方踏上了“新长征”,他走进市总工会职业学院、自贸区和杨浦区总工会,给工会工作者讲授职业精神,他讲的最多的,就是“走访企业勤一点,贴近职工近一点,服务职工多一点”。他还走遍了杨浦区12个街镇地区总工会,实地观察,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入企业,与职工交朋友,了解职工的真实思想和动态;每周四参加区总工会主席接待日活动等。“方玉平工会创新工作室”还受杨浦区总工会委托,组织工会界别政协委员等15名志愿者,对全区13个街镇、民营科技企业工会专职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这是杨浦区工会组织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自身改革的创新举措。
日前,笔者在靖宇东路118号杨浦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会议室与方玉平进行访谈,老方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与别人比明天。”是的,昨日的方玉平已经尽心尽职做出了努力,获得了殊荣,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方玉平将毫不懈怠地为明天而奋斗,这就是一个退休干部党员的高尚情怀。
点点滴滴显真情
——访沈菊英同志
老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形势所需、自身所愿和职责所在。对每个老干部来讲,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情况下,都可以展示正能量的风采。
沈菊英是定海路街道机关退休干部,退休后没有担任“一官半职”,但她坚持做到退而不休,发光发热,积极传递正能量。退休10年了,她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每月参加党组织生活,从不请假。为了更好地运用互联网传递正能量,她主报名参加区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学智能手机,做网宣达人”培训班。她积极协助党支部安排学习计划,通过建立微信群协助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党支部发出学习通知。她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把互联网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用微信等方式,传递给其他老同志,供大家学习交流。
沈菊英非常关心身边的老同志,每逢组织活动发现有哪位同志没来参加,她就主动打电话询问,有党员干部因病住院或家庭发生困难,她知道后就与支部同志或老干部工作者一起进行探望慰问,力所能及地帮助其解决困难。
沈菊英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她认识到,要永保祖国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就一定要把党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关心下一代成长,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退休干部党员的职责。她积极参加帮困助学、爱心捐助活动,与贫困学生结对,捐资捐物,帮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沈菊英关心社区建设与发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性活动,不仅带头自觉遵守各类文明规范,还向周围的邻居积极宣传。如在创建卫生城区中,她不但自己带头进行垃圾分类存放,还积极向邻里宣传垃圾分类,净化生态环境,体现了一位老同志奉献社区的精神。
本版撰稿:秋实(作者系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记者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