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霾散沙来雾锁城

  据新华社 11月23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这是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到目前为止污染范围最大、程度最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生态环境部26日发布的预报显示,11月27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将受到系统性偏北风影响,区域污染形势有所缓解。但北风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沙尘,区域内将短时出现沙尘、雾、霾等天气现象共存的状态。

  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6日8时,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共32个城市日均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其中安阳市25日的PM2.5日均浓度最高达237微克/立方米。从小时浓度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8个城市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7个城市小时浓度达到严重污染水平,保定市26日早上PM2.5小时浓度最高达304微克/立方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表示,本次污染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1月24日前为本地累积及污染辐合阶段,从11月25日起进入区域传输及山前汇聚阶段,即在系统性偏南风的持续作用下,南部大范围污染团持续北上,污染辐合带北移。其中,由于区域北部仍有持续弱北风存在,与南部的偏南气流在廊坊及保定一带僵持,北部的北京、廊坊等城市污染形势得到有效遏制,南部城市则在污染团向北输送过程中逐一沦陷。26日区域偏南风为主的输送形势继续维持并进一步加强,北部弱北风势力逐步消失,北京市空气质量在25日入夜后开始恶化,26日7时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专家指出,此次污染过程依然反映了在区域静稳和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人为排放仍处于高位,对PM2.5浓度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下,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辐合中心所在地重污染天气仍然会出现,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从25日开始,甘肃兰州等西北多地出现了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一些地方PM10浓度一度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对饱受雾霾困扰的京津冀地区来说,即将到来的北风并不让人欣喜。专家指出,从26日下午至27日,由于西北上游区域受高压系统过境影响,有重度沙尘过程出现,预计以PM10为主要表征的扬沙浮尘天气将随冷空气一起抵达,并自西向东主导我国华北地区,届时区域内将短时出现沙尘、雾、霾等天气现象共存的状态。

  因此,受沙尘过境影响,京津冀区域污染的缓解形势可能受到一定的遏制,具体表现为PM2.5浓度的下降及PM10浓度的短时跃升,北京市可能出现浮尘天气。

  26日早晨,多地雾锁重楼。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7省市的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多省高速公路封闭,机场航班出现延误。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至12月2日,受静稳天气影响,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大雾天气将持续,主要影响时段在夜间至次日上午。“这也是今年入冬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雾天气过程。”他说。另外,河南东部、山东南部、湖北中东部、四川盆地以及江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也多大雾天气。■高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5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8版: 时报周末·文苑
世界慢阻肺日:关注慢性气道感染
霾散沙来雾锁城
看高科技如何助力“医保控费”
艾滋病检测核心知识在京发布
人为啥“水土不服”?
坚决反对基因编辑婴儿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4霾散沙来雾锁城 2018-12-01 2 2018年12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