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区委召开学习讨论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这五方面要求,以及“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主动对标抢抓机遇、认真对表狠抓落实。
与会人员围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抢抓党中央赋予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历史机遇三个主题,谈思路、提建议、谋划明年工作。
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工作成果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并要求上海党建工作继续探索、走在前头。如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工作成果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思考。
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策源地、多个民主党派的发祥地。做好统战工作事关各项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统战工作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议政建言的政治优势、创新创造的人才优势、服务社会的资源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以党的诞生地的信仰与忠实、光荣与责任、气魄与毅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通过探索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新阶层联盟新举措、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品牌项目、提升对台交流交往影响力等系列举措,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把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高度凝练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将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和“守正创新”的原则,力争突破内部循环、时空限制、部门壁垒,对标“高举新时代新思想的旗帜,凝聚杨浦转型发展的信心,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攻坚战,凸显‘杨浦文化’的标识度和展现‘创新杨浦’的形象”五项任务,全面推进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两新”组织不断涌现,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区社工委相关负责人围绕“提高‘两新’组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作交流发言,表示将把全区“两新”组织的认识、思想、力量都凝聚到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主动为全市、全区落实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全力推进园区楼宇和律师协会商会等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提升15分钟党群服务圈覆盖水平;全面从严、自觉对标,筑牢夯实“两新”组织党组织基层基础,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平凉路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历经十余年旧改,目前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转型发展阶段。党建工作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起着事关全局的作用。街道将通过做优滨江党建服务站、组建滨江楼宇党组织联合体、建设滨江楼宇党组织联合体的新载体,实现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有序推进,用精准化的社区服务推动睦邻共治。
殷行街道将在深化基层党建格局上下功夫。从街道层面,优化“12308”党建工作格局,从居民区层面,完善“7+2+50+X”党建工作网络,从“两新”组织、群团组织层面,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力。加强党建基础建设,加强平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力。注重需求导向,积极回应居民安全环境需求,积极回应居民多元文化需求,积极回应居民自治、社区共治共享需求,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力。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
养老服务的关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浦为老服务工作将围绕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杨浦时关注的“养老设施布局、助餐服务提供”等问题,根据区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心比心”要求,从“持续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内涵,提升城区智慧养老水平”上下功夫,做实“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解决老年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杨浦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对于深化社会治理,各街镇都有自己的成果举措和创新探索。
近年来,四平路街道充分依托同济大学共建资源,建设了180个各具特色的“睦邻楼道”,初步解决了楼道乱堆物的顽症;打造了当代首饰与新文化中心、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1028弄“未来生活原型街”,吸引了一批品牌企业入驻;社区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明年街道将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使居民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过程中,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为全区“五违四必”整治重点区域,复兴岛综合治理工作一直牵动着定海路街道上下各部门的心。今年,街道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筑34000平方米,消除污染源3处,封门23户,清退外来人员500余人;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精确打击复兴岛上超载行驶的大型货运车辆;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所涉及的11个小区550户居民已确定代建方,目前设计单位正在编制建设方案。2019年,街道还将牵头完成复兴岛租赁地块综合整治、沿街“三乱”整治两项任务,并从党建引领等方面重点思考和探索复兴岛整治建成后的管理机制,有效提升长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无论是追求高质量发展还是创造高品质生活,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高城区管理水平不可或缺。
到2020年,上海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且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杨浦是全市首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全覆盖推进的城区之一,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在巩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整体推动、注重联动、及时互动、抓好发动,在细微之处下功夫,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人参与的社会新风尚。同时以‘美丽街区’建设为契机,精心打造‘双最’示范区域和绿化精品工程,优化提升重点区域景观照明品质,以更精细的管理、更精准的服务,持续提升城区市容环境。”
城市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从微观的城市更新,到宏大的旧改项目,考验的是城区管理者的耐心和功夫。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杨浦还有二级以下旧里75.4万平方米,涉及38个街坊、3.68万户,约占全市总量三分之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2019年要努力完成旧改征收10000户的目标,任务艰巨,是杨浦历史上旧改任务最重的一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区房管局将通过“抢”人力,在全市范围内抢先招聘懂征收政策、会动迁工作的“行家里手”,充实一线征收工作人员力量,壮大征收队伍;“强”力量,培养一支敢打硬仗的专业骨干队伍,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担当的干部,突破瓶颈,全力推进旧改。
“首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工作时走进了社区托老所,此举聚焦的是老龄社会,反映出最高层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视,对社会
抢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这“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结合明年工作,全区各部门展开热议。
2019年是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也是杨浦加快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年。根据市政府明确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目标,明后两年,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要形成制度体系和成熟经验,引领辐射长三角区域,走在全国前列。对此,区发改委将在规划引导、创新驱动、投资带动三个方面下功夫。组织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积极推动“长三角协同创新”,联动相关双创示范基地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通过强化“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动机制”,发起编制“长三角双创生态地图”、探索设立“长三角双创协同中心” 等措施,发挥好杨浦的引领辐射作用;贯彻落实好“稳投资”的相关要求,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适度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区商务委明年将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积极承接“进
博会”的溢出效应,紧扣“永不落幕”的主题,提升杨浦现有的展示交易平台的质量,推动杨浦“消费升级”,发挥杨浦双创生态优势和滨江空间载体优势,提升对优质企业、项目的吸引力,加快杨浦国际化进程;发挥创新创业国际顾问制度的桥梁作用,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为杨浦带来先进理念、前沿科技和文化资源,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抓紧在美国湾区设立杨浦(硅谷)创新中心,引进外资研发中心,增强杨浦创新的原动力。
以创新为生命线的杨浦,致力于打造创新文化承载区。新的一年,杨浦文化工作将致力于努力探索培育文化创意新经济。区文化局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机遇期,争取吸引优质、有潜力的文娱企业,促进“科创+文创”提质汇动能,努力增强文创企业的贡献力;高质量推进专业场馆建设,开工加快改建YOUNG剧场,协同推进四平电影院的改扩建工程,研究谋划长白电影院改造的功能定位,建设以文创为驱动的江南艺坊,启动杨浦文化馆总体改造,依托杨浦图书馆新馆,建设以悦读为引领的人文书房。
在服务文创企业、人民群众方面,区文化局明年也将研究出台接地气、有带动、可操作的文创产业专项资金申报扶持细则,引领推动重点产业的高品质落地;继续聚焦五角场商圈、控江路商业街和杨树浦滨江的7家大型商场,打造文化服务购物的“艺术商圈”,推进艺术进园区、进楼宇,为白领和创业者提供文化服务,挖掘建国70周年优秀文化作品,深化“百姓点单我配送”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信息平台,以百姓的获得感来丈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与适用性,培育和激发潜在的文化消费人群。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展望明年人才工作,区人社局将不断拓展人才引进的广度,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更多优秀创业企业来到杨浦,继续深化“海外行、城市行、高校行”等系列活动,主动出击招揽各类优秀人才;提升人才服务的温度,通过改建淞沪路605号建设国际双创人才中心,形成多元合一的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无否决”窗口2.0升级版,发放“人才服务一卡通”,积极协助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东部园建设,开设产业园人才服务专窗;挖掘人才合作的深度,用足并放大长三角及区内科教人才、高校校友集聚优势,探索建立长三角“八市一区”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建立杨浦高校“校友朋友群”和“国际创友汇”朋友群。
在园区建设方面,杨浦科创集团明年将重点聚焦以下四个方面:加快长阳创谷改造升级步伐,聚力建设“世界级创谷”,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推进大创智功能区建设,积极打造高端要素集聚、开放水平领先、产业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综合环境最优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功能示范区;进一步推进五角场双创学院的建设,打造双创服务的平台;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和老厂房资源,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围绕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区科委着力提高园区的单位产出水平,全面修订科技园区考核办法,对园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培育等更加注重增量方面的考核;提高金融服务科技水平,注重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提高科技服务和双创社群的活跃水平,大力扶持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大力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众创空间、校友会等社群组织,形成创新“场效应”;提高政策设计的聚焦水平,对于区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支柱产业,进一步梳理完善政策措施,对细分领域要精准施策,让企业有获得感;提高重点企业的培育水平,设立高新科技企业的培育库,使杨浦的高新科技企业能够进一步繁荣发展,同时当好服务民营企业的“店小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市场功能看,科创板将实现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更加深度的融合,这对于杨浦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大机遇。
区金融办2019年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帮助杨浦双创企业对接上交所科创板。据介绍,区金融办将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库,重点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小巨人、双创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梳理;聚焦杨浦重点产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两大重点领域,期望能形成区重点领域企业扎堆上市的效应;加强与上交所的合作,巩固“走进上交所”的品牌活动,按照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要求,组织更多的双创企业与上交所开展对接联系;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以 “双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链”项目方案,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双创企业;完善推进保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围绕把杨浦滨江打造成卓越全球城市的标杆区域,明年将全面吹响滨江开发建设“冲锋号”。对此,区规土局将重点开展并完成滨江中北段规划编制工作并达到报批标准,规划中将强化要素统筹,推动地块布局和功能从“物理变化”向“化学变化”转变;强化时空统筹,发挥滨水一线对腹地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使滨水资源“溢出效益”最大化;强化运作统筹,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实现从“上海制造”向“滨水创造”的转变,使将来中北段滨江与滨江南段一道,成为提升杨浦城市功能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
杨浦已经把滨江的“生产岸线”变成了“生活岸线”,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创造将来滨江的历史?滨江公司负责人表示,明年,滨江公司计划在重点功能区域实现重点突破,争取在今年年内或明年一季度完成大桥区域和船厂区域的国际方案征集,明年尽快启动杨树浦电厂区域的国际方案征集。
滨江公司负责人认为,滨江发展要有更强大的系统支撑,包括旧区改造、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要活动、杨树浦路拓宽工程以及党建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有更强大的资源支持,围绕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三大产业来推动滨江高质量发展;以政策配套、基金支撑推动市场化发展,推动滨江区域产业集聚;开展“智慧滨江”研究,目前,滨江公司已和相关专业机构在滨江若干区域开展应用场景的试点,推动“智慧滨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