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9年,音乐剧《近乎正常》初登百老汇舞台便获得托尼奖11项提名,并斩获3项大奖。2010年,它一举拿下了“新闻界的奥斯卡”——普利策戏剧奖。如今,由七幕人生出品的中文版音乐剧《近乎正常》于上海献演。11月30日,主创人员及主演带着剧本选段来到创智天地大隐书局与读者见面,为大家讲述精彩的幕后故事。
《近乎正常》讲述了看似温良贤淑的母亲实则是一位备受双相情感障碍(俗称躁郁症)困扰的患者;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但对于妻子的病却束手无策;儿子乖巧贴心却在母亲的宠溺中愈发恃宠而骄;女儿聪明优秀却因家庭问题而渐渐变得孤僻。平静下掩盖着波涛汹涌,“一切正常”的背后是无边的痛苦与挣扎。
在剧本朗读会上,饰演母亲戴安娜的主演朱芾将剧中最具人物代表性的歌曲深情演绎,观众听得如痴如醉。紧接着,主创人员又给观众15分钟准备时间,让其自由组合后选取片段进行表演,沉浸于角色中,感受音乐剧独特的魅力。
一个关乎精神题材的音乐剧为何会广受好评?“故事的切入点虽小,但触及家庭、亲情乃至社会问题。这部剧传达的是即使身处黑暗,也要相信总会有光。”剧本总监、90后女生程何表示,剧中对于现代人心理状态、精神疾病和家庭关系等话题的聚焦和探讨,所展现出的人文关怀值得观众深思。
除了故事本身,音乐也是打磨一部音乐剧的重要元素。据了解,中文版《近乎正常》采用了和原版一样的7人乐队编制,并且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乐队出现在舞台上。程何介绍说:“这部剧音乐风格涵盖非常广,从圆舞曲、室内乐等古典乐,到摇滚、流行的音乐元素都有涉及,丰富的音乐形式推动故事的表达和情节的发展。”
“修掉我的棱角填你的沟壑”“扶我起来,就能再战一天”“我们的生活不需要一切正常,只需要它近乎正常就可以了”这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均出自程何的译配。
其实,并非每一部在百老汇获得票房成功的音乐剧都能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因为这些作品在创作时,都是面向西方观众的。作品成熟之后,直接引进中国,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此次中文版《近乎正常》在保留了原版音乐和故事的同时,以中文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剧中传达的能量与感动。
据悉,中文版《近乎正常》将在人民大舞台上演至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