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是每周见一次,从没分开这么久。妈妈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心里一直惦记着。”5月11日,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陈昌荣终于见到了自己思念已久的母亲。虽然预约的是上午九点,但陈昌荣八点多就到了,一进房间就忙开了,为老人擦脸、涂甘油,打扫卫生……好像要把这段时间的“空白”都填上。
5月9日零时起,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市民政局也随之宣布,根据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形势,养老机构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向所有入住老年人的家属开放探视服务。
“想吃什么你就讲一声,我们会送过来的。”陈昌荣一边干活,一边嘱咐母亲。老人今年92岁,需长期卧床。三月底,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部分开放,家属可以在公共区域探望老人,但不得进入生活区。因此,卧床老人始终不能与亲人见面。“三月底我就想来了,但按照那时的规定,卧床老人不能探望。没办法,养老院也是为老人的健康考虑。”
龚阿姨的母亲也是卧床老人,区社会福利院一开放预约探视,龚阿姨就马上预约了。“我7点40分就等在门口了。昨天晚上都睡不着,很激动。很久了,一百多天没见了。真的很想妈妈。”
目前,除了让家属能在房间探望卧床老人外,该院对公共区域的探视活动进一步放宽了标准,每栋住养大楼的户外阳台、室内走廊等也开放了。不过,院内的防疫措施并未放松。入院探视的家属须佩戴口罩、出示随申码、接受消毒、登记身份信息,家属随身带入的物品也需经过消毒。“这里防疫措施做得蛮好的,毕竟情况特殊,我们理解。”一位老人家属说。
据了解,为了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现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内的探视活动仍需提前预约,且每次探视仅限一位直系亲属或担保人,按时间、分批次进行,每次不超过30分钟。而针对卧床老人,每次探视时,同一房间同一时间仅限一名家属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