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晓梅 文/摄
杨浦“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已于近日“发车”,旨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链条、全体系的政策服务措施。
“无纸化”招聘
“乐业号”专列发车当日,上海理工大学会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黄,早早就来到了黄兴公园(中心广场),参加2020年杨浦应届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与自己事先在网上看好的、较为中意的几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我们聊了关于专业水平、职业规划、就职倾向各方面的问题,我感觉面对面交流还是比网上招聘更能拉近双方距离。”
3月30日,杨浦启动开展“才聚杨浦云聘会”,历时一个月,累计346家企业参与,推出岗位1510个,招聘5462人,共投递简历4963人次,意向录用374人,取得一定成效,受到企业和大学生的普遍好评,但和线下招聘的意向录用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不少企业、学生反映,线上招聘毕竟隔了一层屏幕,真正录用的话,还是要和求职人员面谈交流后才能确定。于是,在市就促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区人社局在充分征询区防疫防控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本次现场招聘会。这是本市复工复产复市后举办的首场高校应届大学生现场招聘会。本次招聘结合线上招聘企业资源,又引入一些区域重点企业,涉及科技、环保、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行业,其中不乏国有企业、区重点企业。据统计,38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520个招聘岗位,59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应聘,108人达成意向。
户外设摊、全程佩戴口罩、测温、严格控制人数、保持安全距离、全程动态监测……不少求职者表示,招聘会上科学规范的防疫措施,让他们安全感满满。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求职者不携带纸质简历,原来,此次招聘会采用了无纸化模式,求职者通过线上选择岗位并完成简历投递,现场主要是求职者与企业直接面谈。
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根据“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计划,区人社局要求街道深入社区主动排摸大学生求职意愿和需求,做到大学生就业情况明,服务对象家底清。据了解,目前已排摸了219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694名毕业生目前处于求职状态,并对每位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信息库,让学生们实名“上车”。
招聘会现场,除各类企业外,还特设事业单位和社区工作者的招录咨询展位,这是“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计划为大学生们提供的不同类别的岗位。
据悉,今年杨浦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办民办学校及社工招录中,均大大增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占比,虚位以待满足大学生求职需求。前阶段,区属6家集团公司面向社会推出39个招聘岗位,目前共收到简历2000份,报名热度远超往年。区教育系统第二批公办学校推出招聘岗位407个,共有3109人报名。民办学校推出岗位48个,收到简历1763份。社区工作者招录报名也已于5月启动。
在就业服务方面,除了举行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计划将依托街道、高校乐业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断丰富“乐业梦空间”、杨浦就业服务QQ群等线上平台就业服务内容,加强大学生就业实时在线指导交流,发挥同伴互助效应,搭建职业指导师和大学生的服务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岗位信息。
此外,“乐业号”大学生就业专列计划还将积极宣传落实本市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灵活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录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费补贴等政策,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同时推出社区见习岗位,作为政策储备,设立700个“社区事务管理”见习岗位,对于暂时求职困难的毕业生,鼓励其加入社区见习,积累工作经验。
据悉,后续区人社局将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推出形式多样的小规模线下招聘、就业服务等活动,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