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暮春时节,在举办于上海中国画院的“任书博任德洪父子书画展”上,因赞叹于任德洪先生青绿山水作品《雨歇淡春晓》中的清润意境与当日蒙蒙细雨之江南景色相堪合,有幸结缘了当时年近“知天命”的任先生,也就此开始关注他的中国画艺术,忽忽十四载。
任德洪先生出生于典型的江南文人世家,其父为梅景书屋高足任书博先生,与沪上诸多名家交游甚广,先生幼承庭训,濡染书香墨韵,又多在侍立其父之际,聆听先贤清丽芬芳之谈艺,即对丹青暗生向往。及长,得伏文彦先生发蒙,随后立雪于俞子才先生门下,又得陆俨少先生亲炙。而立之年,便得大风堂(张大千)、梅景书屋(吴湖帆)、晚晴轩(陆俨少)三家之真传法乳,打下坚实之传统功底,融会诸家妙意之下又参以己格,便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特性的典雅画风。
任先生在授徒之际,多有适合不同阶段之详细画稿,其门人弟子数十年所累,已可谓集腋成裘,早欲将之付梓以泽后辈学子,每得任先生“区区薄技,唯可自娱,岂欲贻误后学,殃及梨枣?”之谦推。因缘际会,此次终应上海书画出版社之邀,将多年来有关设色山水技法的画稿以循序渐进、分门别类的要求进行认真筛选、修订、增补,颇存“自然成文”“类次成书”的传统国学著作的古风。按先生所愿,此技法书一来可做自己多年授徒的阶段性总结,二来也可与同道切磋交流,三来若可为山水画学子指明正脉所在之道路,如此便善莫大焉。
书中主要将设色的主题分为浅绛与青绿两大类,又将青绿分为小青绿与大青绿的类别,通过文字与详细步骤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便使浓重者能得其庄严而无板腻之弊,清淡者能得其雅致而无寡薄之病,自然达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高妙境界。 当然,设色山水画技法也绝不仅限在设色之技巧,而是在对于造型、笔墨、意境充分展示的前提下,通过强调设色与之熔于一炉的整体过程。书中从材料工具的准备开始,结合历代佳作之分析与相应的示范,分为山石、树木、云水、点景等内容,又各自将其细分,如将山石画法分作坡岸、山峦,将树木分作松、柳、杂树,点景中则有屋宇、舟舸、草丛,各自又有远近画法之分……详备之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技法展示非常注重细节难点,阐述中往往能直击要害,使从习者能够明确了解其本质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此书通篇文字简洁朴素,清新流畅,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方法阐述其法、其理、其道,全无一般“泛泛而谈”“故作玄秘”的“画谱气”,悉心读来,凝神感知,宛如作者在侧娓娓道来,自有轻松愉悦之感。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