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亚美食风情

  ■钱桂华 文

  笔者于去年春节期间与驴友一起赴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游览了胡志明市湄公河下游乡野之庄美托,乘坐独木舟穿行于热带雨林中,走过柬埔寨暹粒市吴哥窟全景博物馆,漫步在皇家公园,在老挝体验琅勃拉邦独特的宗教活动“布施”,目睹了金碧辉煌的皇宫,享受了老挝万荣著名的懒人天堂生活。

  十日游不仅欣赏了东南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品尝了东南亚当地风味独特的美食,了解到当地的美食风情。

  我们游览越南的美托,登上泰山岛观赏热带水果林后,导游便带我们到种植着香蕉树、芒果树、莲雾树的热带雨林特色午餐供应店,只见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用竹杆与茅草搭起的屋棚,好大好大有数十间,四面通风,还有三角梅火一样绽放着。

  就餐时有一道名叫“恐龙蛋”的菜肴,令我难忘。笔者曾品尝过鹌鹑蛋、鸽蛋、鸡蛋、鸭蛋、鹅蛋、皮蛋、茶叶蛋,可从没听说过有恐龙蛋,感到很惊奇。

  对于恐龙只是从书本上、电影里、考古中了解一点,在参观博物馆时也曾见到过考古的实物,大大的恐龙蛋化石。然而,別出心裁的越南厨师却异想天开,以恐龙蛋来命菜名。当服务员把此菜端上餐桌时,我们惊呆了。

  只见一个大大的圆球,占满了整个白色瓷盘,色泽金黄,吸人眼球。我用筷子碰碰球,外壳是硬的,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正当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面面相觑之时,服务员拿着大勺,轻轻地朝球上一敲,立刻分成了几块。服务员戴上手套取下一块恐龙蛋,包上糯米饭团,表示可送入嘴里食用。原来是这样,我们照瓢画葫芦。品尝后颇感外脆里糯,香香甜甜。恐龙蛋其实有点像中国的点心——空心麻球,只是外面没有芝麻,也照样香喷喷的。这算是他们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吧!

  我们在柬埔寨参观了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优美,佛教文化和手工文化随处可见的吴哥文化村后,地陪带我们去品尝柬式风味特色餐,有冬阴功汤,当地特色香肠、跑蛋。但最难忘的、最有特色的还是湄公河里的新鲜鱼。

  这种鱼肉质肥厚,有点像中国的鳊鱼。厨师运用三种烹法:一是清蒸,但有别于国内的清蒸鱼,更奇的是服务员能把整条鱼的两边鱼皮剥下,自然分卧在鱼盘两边,洁白的鱼肉躺在鱼皮上供食客享用。这种独特的服务,可谓细致周到。我们品尝后只觉鱼肉鲜嫩,齿颊留香。二是油炸,炸熟炸透的金黄色湄公河鱼,夹在绿色植物的硬梗上,盘底铺满了绿色的叶菜,远眺犹如活鱼在绿色水草中自由自在悠哉游哉,给人以动态的美感,让食客不忍下箸,还是服务员主动地用戴上手套的手取下鱼,只听“哔啪”响声,撕成十块,每人一份。品尝后颇感炸鱼外脆里嫩,鲜香无比,炸得酥酥的鱼骨有补钙作用,也是食客的最爱,不一会儿,整条鱼被风卷残云地一扫而光。三是烤鱼,在柬埔寨很受青睐。地陪说将湄公河新鲜鱼治净,放入烤箱中烤熟,配以瓜片、豆芽菜、青菜、薄荷叶和香菜食用,别有风味。我们则用生菜叶卷着烤鱼,蘸酸辣酱油品尝,更是锦上添花。地陪又告诉我们,酸辣酱油是用大蒜、鲜椒、柠檬汁、蔗糖、醋等混合调制而成,很像越南的酸辣酱油,不同的是柬埔寨的酸辣酱油含有花生粉,还含有老挝和泰国酱油成份,所以独具特色。地陪说,柬埔寨人不注重烹调技艺而重视原料的相互搭配,也能达到预想风味。品尝中,的确感到不同国家的美食风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之后,我们从万荣驱车前往老挝最大的人工湖泊——南俄湖,被称为老挝的“海”。我们坐在游船上欣赏着两岸的自然风光,心旷神怡。地陪说,今天午餐在船上吃特色的手抓饭。

  我一听很高兴,因我在新疆游览时曾品尝当地手抓饭,羊肉剁小块,投入热油中炸酥,再加盐、洋葱片、胡萝卜条等翻炒。然后加水烧开,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焖煮半小时左右即成了羊肉手抓饭。食用前服务员还会手持长嘴铜壶倾倒清水让我们洗净双手,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在大瓷盆中一旋,撮取抓饭,便顺顺利利品尝到这一丝绸之路上的美食——手抓饭。

  此时,老挝服务员上完菜肴后,便拎着一个有盖的小竹篓,放在餐桌上,掀开盖子,里面是雪白雪白、油亮油亮、香香糯糯的糯米饭。地陪说用手捏成团、蘸着菜汁吃就可以了。这也叫手抓饭?让人有点扫兴。这大概仅仅是因人们习惯以净手抓食而得名。

  地陪介绍说:在老挝90%以上的人以务农为主,种植的主要是糯稻,老挝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糯米之乡。在老挝,糯米不仅可以做成各种竹筒饭、瓦罐饭和各种甜咸点心,还有老挝人喜欢喝的糯米酒。说到手抓饭,最常见的是老挝人把糯米饭放在翠绿的香蕉叶上,以手捏饭,再用拇指、食指、中指把富有弹性的糯米饭搓呀搓,搓成圆圆的一小团,蘸上菜汁、酱油或盐巴,慢条斯理地送进嘴里,津津有味地轻嚼细咬,那种感觉胜似美味佳肴。

  听了地陪的一番话后,我们净手把糯米饭捏成小团、蘸着菜汁送入口中,让味蕾慢慢体会老挝人质朴、本真和糯米的本香。

  我们从老挝万象飞到越南河内已是晚上九点,再赶到宾馆,抓紧放下行李外出逛街。正巧碰上“特金会唔”,马路旁电线杆上三国旗子迎风招展,各大建筑群都是繁星点点金光闪闪,整洁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真是一座不夜城。

  我们穿过粉红色的教堂,来到一条满街开设各种小吃的店铺。写有Pho的招牌随处可见。Pho专指带汤的米粉。听老板说,汤是米粉的灵魂,一般用牛骨、牛肉、香料等熬煮十几个小时而成。自然,好吃的米粉汤底是各家的秘方,不对外传。

  米粉有鸡肉的,牛肉的。我们花了3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9元,购得一碗牛肉米粉。碗内有葱、青菜。米粉是越南最草根的食物,与我国的广东米粉粿条相似。越南米粉的特点是米香浓郁、爽口顺滑,汤底清醇,味浓不腻,黄牛肉鲜嫩有味,一碗吃下来,连汤带水,有粉有肉,绝对滋润畅快。

  我们在品尝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个神秘而独特的地方,觉得其醋味不像是上海的米醋。越南菜中没有醋,而是用酸子,又叫“罗望子”,其果实是褐色的,豆角样的荚果,里面有软软的果肉和硬皮的核。未成熟的果实,果肉又酸又涩,成熟的果实要甜一些。经过加工做成酸子块或酸子酱,烧菜时就融化开来作为酸味的调味料。酸子通常用在越南开胃菜的调味中,也可用于甜点、饮料和小吃中。

  也许是愉悦的香味把令人迷醉的异国风情带到我们的身边,一碗情有独钟的越南米粉,让人齿颊留香,流连忘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三彩鱼瓶(南京博物院)
东南亚美食风情
红灯,绿灯
红枫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8东南亚美食风情 2020-09-12 2 2020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