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了一次“过山车”

  ■周彭庚  文

  近日,我们夫妻俩“乘坐”了一次长达24小时的“心情过山车”。

  4月3日上午9时许,居委会打来电话告知,昨天妻子的核酸检测有异常,必须在家中等待复查。

  妻子顿时被震懵了,我也难以置信。妻子不仅平时很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清洁,而且对防疫规定更是一丝不苟地照章执行,不要说小区封控后几乎没出过家门,就是封控前,也已经蛮长一段时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病毒是从哪儿钻了空子,让她中招的呢?

  我们不敢相信,不愿相信。但“现实”却又让我们不能不信:在小区做志愿者的楼组长被“请”回了家“休息”,全楼道的住户被再次强调“不得出家门”,对面房屋各家阳台上,不少人向我们楼道张望,凭经验我知道,是在门口拉绳子,搭棚子,设立“禁行区”,安排守护岗。

  没多久,门铃响起,是一位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复检人员,我跟她打招呼:“来得好快呀。”她一言不发,把我们敞开的门拉得仅容她够操作的一条宽缝。她动作挺熟练的,大约是看到妻子紧张的样子,说了一句温柔的话:“不要太紧张,是异常不是确诊。”

  给妻子做完,她又指着我说:“你也必须做。”

  “我……”

  “对,必须做。”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虽紧张但尚存侥幸的心情,顿时收紧了一圈。

  不过,我知道,家庭爆发的,不在少数,我也检测,是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堵塞住每一个漏洞,早日清零,回归正常生活;也是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这些老年人的高度负责。

  看着复检的从门缝中消失,我想,应该对妻子说点儿什么,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我们相对而坐,但脑海里却思潮翻卷。

  我和妻子同居一间房,同吃一锅饭,同食一碗菜,我是阴性,她却异常,漏洞在哪里呢?

  突然,我想起,1号下午,快递送来一捧鲜花和其它物品。鲜花是妻子打理的,修枝、理叶、插瓶、添水,我没插手,莫非这就是漏洞所在?

  早知……唉,悔也晚了。

  看看妻子,她似乎已从初听时的慌乱中走了出来,开始默默地整理东西,做最不愿看到的结果的打算。

  她打开冰箱,拿出本该细水长流以应对长期封控的好几样荤蔬菜,说:“多做点儿,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不然,等回来,恐怕要坏掉了。”

  我接了上去:“带几件旧衣服去,回来就不要了。全买新的。”

  我们都回避了“隔离”“方舱”等敏感字眼,把闷在心里的担忧说出来,沉闷淡退了不少。

  时钟指向了4点。到可看核酸结果的时候了。赶紧查,但屏幕上只有“待上传”几个字。过了一个小时,再查,仍是“待上传”。“今天复查的人不会太多,应该很快呀,看不到结果,心中又陡生疑虑和烦躁。

  直到睡觉前,我还是没查到结果,忽然,脑海里闪过一点火花:检测是5人一管,若是其他人有了检测结果,那就表明可能是妻子中招了,若其他人都没结果,到底是谁中招尚未可知。

  于是,我跟居委会联系,他们回答说,今天已晚,不便打扰人家,明早再联系。

  想想说得也对,只好作罢。但整个晚上,脑海里一直在盘旋,几乎没怎么睡着。看看妻子,已发出轻微的鼾声。我真羡慕,她的心态比我好多了。

  4号清早,再查,还是“待上传”。居委会那边也没消息。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们也辛苦,没好意思再去打扰他们。

  好不容易挨到接近8点钟,我想,该上班了,点进去一看,果然出来了,“阴性”两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

  “我是阴性!”我兴奋得叫起来。

  正在厨房里的妻子,赶忙跑了过来:“快看看我的!”

  “也是阴性!”妻子从我手里一把拿过手机,睁大眼睛,看了又看,“好了,没事了。”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我就说嘛,我怎么可能……”她完全忘记了昨天的心神不宁。“唉,不知是谁中招……”妻子长叹。是呀,我们多么希望大家都没病没痛,平平安安。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似乎都没有这次让我们如此震撼。疫情发生三年,国家把我们,无论是耄耋还是稚童,都当成宝贝,极尽所能,保护每一个生命。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们必须健康地生活,迎接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特殊的微信群
新疆塔里木湖
宅家两首
居家战“疫”记
坐了一次“过山车”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坐了一次“过山车” 2022-05-24 2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