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顶上去、冲在前!用青春书写使命和担当

  本报讯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在战“疫”集结号下,81名杨房党员、干部响应号召,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成为社区里一股坚强的力量和一抹鲜亮的底色。

  以制度规范自治,用公约凝聚共识

  房产交易中心支部的朱翼前往报到的居委管辖六个小区,在“三区”划分中都被列为了封控区。封控后存在三个难题:一是居民和居委会、志愿者之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二是社区保供信息比较混乱;三是志愿者数量严重不足,居委会压力巨大。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居民采用团购方式来筹备生活物资,对社区在紧张有限的运力下,如何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和安全提出了考验。“团购量大、保供压力不小,需要通过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形成管理共识,建立良性自治秩序。”朱翼说。

  朱翼充分发挥计算机操作熟练的优势,主动接手了信息梳理发布、保供企业联系、志愿者招募等多项工作,第一时间发布了一份居民告知书,明确了基本生活保障、物资专人对接、定期配送、居民团购审批、志愿者招募、个人和家庭防护提醒等事项,缓解大家的焦虑心态。通过居委会对团购审批,也进一步为居民把好物资安全关。

  在整理保供企业名单、团购物资清册、理顺团购流程、对接困难群体的基础上,朱翼制定了居委会物资保供方案。由各小区推举两至三名人员总负责,统计需求、记录账目及对接付款,并协调好运力分配,各楼组长统计本栋居民需求,与小区总负责人直接对接。方案中还对小区负责人、临时财务人员进行公示,确保专人专管,安全有序。

  在朱翼和居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肉、米、蛋、蔬菜、水果等基本生活物资陆续到货,各小区信息发布越来越规范,志愿者储备、机动队伍逐渐建立,“最后一公里”运送力量不断充实……虽然因为父亲患病需要照顾,但朱翼仍然想方设法克服自身困难。他说,“居民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夯实防疫工作,坚决打好最后的攻坚战。”

  “她”力量在一线,书写无悔青春

  在大桥街道,有这样一对杨房“姐妹花”,她们都是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干部。90后的她们,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赤忱之心和爱的担当,谱写青春力量。

  1991年出生的万媛,入职之前就在长眉居委做社区工作。此次回到熟悉的老地方,做起志愿工作来可谓“驾轻就熟”。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她,清楚小区状况,熟悉居住人员,既了解居委干部的难处,也能理解居民焦急的心情。小区老年人较多,不会使用微信时,她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核酸检测,询问需求,送菜上门,协助建码;出现矛盾时,她耐心细致作出解释说明,将心比心做好居民思想工作,安抚好居民情绪,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她说,“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那我就要守护住这里。”

  1993年出生的邱婕文,因在浦东机场参与过志愿服务,接受过二级防护专业培训的她当仁不让,承担起了幸福村居委会点位的大白穿脱培训员,详细讲解各步骤注意事项,为每位抗“疫”战士自身安全筑牢屏障。此外,她被委以小区点位长的重任,在新启用核酸码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中,迅速学习流程,及时解决问题,总结提炼经验,适时调整方案,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她说:“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的‘安全指数’,感到无比自豪。”

  最近,万媛以居民区指导员,邱婕文以居民区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协同居委书记统筹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以及保供相关工作,工作范围扩大了,强度增加了,责任更大了。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他们正用青春和热情,在疫情防控一线共同成长。

  ■方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杨浦道路大清扫
顶上去、冲在前!用青春书写使命和担当
记者探访常态化核酸采样点
各公园公厕“场所码”上线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顶上去、冲在前!用青春书写使命和担当 2022-05-26 2 2022年05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