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立秋已至,但浓浓夏意仍在热烈“续航”。“烤”验不停,“高温战士”的脚步也不停。
“送菜小哥”在路上行驶不到10分钟,就已汗湿后背;“00后”小囡穿着设计感满满的黑马甲,主动揽下上门采样工作;社区里的“义务劳动现场”热火朝天;“城管蓝”在烈日下坚守拆违现场,开展隐患排查……
他们的汗水“粒粒皆辛苦”,诠释着热情、责任与担当。
■记者 毛信慧 成佳佳 窦雨琪 宋玥
凌晨4点多,他就从家出发了——每天配送100多单,到下午3点才得闲吃上一口午饭
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一袋袋蔬果生鲜,一箱箱矿泉水,转眼间,孟凡喜的电瓶车就被装满了。在烈日下行驶不到10分钟,他后背的衣服已经湿透。
天气炎热,不少市民选择“线上买菜”,一些生鲜电商平台的客单量因此激增,各个买菜平台的前置仓接近满负荷运转。而平台的“送菜小哥”也不断接受着“烤”验,他们加班加点,有的甚至一天送货百余单,工作时长达十几个小时。
孟凡喜今年31岁,来自安徽,在生鲜电商平台从事配送工作刚满1年。个头瘦小的他是站里送货最快的小哥。
松花江路95弄是个老小区,楼里没有电梯,手头这单货又在7楼,孟凡喜扛起一箱矿泉水就往上跑,一个来回下来,汗水直往下滴,顾不上擦一擦,他继续往下一家赶去。
孟凡喜所在的叮咚买菜佳木斯路站点,是杨浦最大、货品最丰富的前置仓。除了有其他站点常见的生鲜、蔬果,还出售海鲜等产品。这几天,由于订单量激增,孟凡喜每天都要配送100多单,经常忙得脚不着地,尽管站点设置了员工休息区供大家休息,但通常要到下午3点,才得闲吃上一口午饭。
叮咚买菜佳木斯路站站长晏孝南介绍,站内有40多名员工,其中配送员有20多人。“最近这几天的单量,因为高温叠加疫情,比前段时间增加了两三成。”
每天凌晨4点多,孟凡喜就从浦东的家中出发了,他坐轮渡来杨浦上班,一干就是十二三个小时。他说,这条上班路线最省时间。
日常工作中,孟凡喜也总是提前规划路线。怎么走最近,怎么送货最省时,工作一年,他对方圆3公里内小区情况了如指掌。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妻女都在身边,女儿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孟凡喜觉得生活很充实,“我们这里多劳多得,只要肯干,收入还是不错的,我能多跑一单是一单。”
“我老开心额,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老人开心的笑脸,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老开心额,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绿叶菜、卤肉、西红柿炒鸡蛋……每天,87岁的付阿婆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健康美味的午餐。
大桥街道辖区内,付阿婆这样的高龄独居老人不在少数,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做饭也不太方便,他们就参与了街道的“为老助餐”计划,很多老人一吃就是五六年。
送餐员是老人们准时准点吃上新鲜饭菜的保障。
上午九点开始,他们就忙开了,搬运、摆放、配送……连日高温并没有影响送餐员的工作效率,送完这家,用胳膊抹去脸上的汗水,又加速前往下一家。送餐员田鸿志告诉记者,目前他每天配送量约有80几客,“看到老人开心的笑脸,一切都值了。”
据悉,疫情期间,大桥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的“为老助餐”也未停止过服务。下一步,大桥街道将继续探索各种“助餐”模式,尽全力满足老人的用餐需求。
这个“00后小囡”与众不同——身上的黑马甲“设计感满满”,上门采样一爬就是几十层
“这个小囡是‘00后’,刚从东华大学毕业,年轻人肯吃苦,社区防疫工作中,总能看见她的身影。”
黑色马甲,卡通图案,大袋小袋……这样的装扮让延吉新村街道友谊新村志愿者高文捷在一众“大白”中显得与众不同,年轻、有干劲的她收获了居民们的“五星好评”。
高文捷的社区防疫志愿之旅始于今年3月。那时,社区一线防疫志愿者人手紧缺,高文捷说服父母,穿上了“大白”。
自6月初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开始,她又主动请缨,经培训后成为了社区采样员。遇上大筛,按规定对相关门栋需上门采样。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看到上了年纪的志愿者穿着“大白”爬楼辛苦,她主动揽下了上门采样工作,一爬就是几十层楼。“年轻人,就是应该冲在前。”高文捷说。凭借之前两个月来丰富的防疫经验,高文捷提前准备核酸材料与防护用品、核对上门名单、与其他人员联络安排……事无巨细,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检查,充分准备。
高文捷身上这件黑马甲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她的上门采样工作。“上门采样相较于普通采样更辛苦,所有采样用品都需采样员携带。一开始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高文捷借鉴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采样医生的“黄背包”,制作了“黑马甲”。
左口袋放手消,右口袋放棉签,袋子就用扎带扣在马甲的网洞上;还可以在马甲上用鱼线绑一支圆珠笔和一把小剪刀以备不时之需。“带盖子的笔容易掉,水笔可能漏墨,碰到酒精又会化开,所以我选了按动圆珠笔。万一袋子绑得太紧取不下来,剪刀就能派上用场。”上门采样工作中的小细节,高文捷在设计马甲时做到了“面面俱到”。
黑马甲虽然有了功能性,但高文捷总觉得黑色过于单调,于是在马甲前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便于居民辨认,后面则画了核酸采样的卡通图案,配上一个“啊”字,在行走中宣传采样的正确姿势。“高温天与核酸大筛同步打卡,但我们杨浦青年经得起‘烤’验。”高文捷说。
扫净一条条小道,清理一处处死角,排查一处处隐患——因为他们,高温下的城市依然保持“高颜值”
环境卫生不仅关系到城市“颜值”和居民生活品质,更是巩固防疫成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控江路街道加强垃圾处置、环境整治工作,为居民筑牢疫情防控“保护墙”。
扫净一条条小道,修整一根根草木,清理一处处死角……每周四是控江路街道的“义务劳动日”。控江路1197弄小区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们,在机关干部的带领下开启了热火朝天的环境清扫活动。“从居委会干部到物业人员、保安师傅,每天准点到岗,严格检查小区的各项情况,还有我们的志愿者们,一轮一轮的周末核酸大筛,都能看到这群邻居的身影,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控江路1197弄小区的一位居民说。
“义务劳动日”举办以来,街道城建中心督促沿街商铺经营主体、公共服务场所运营主体严格落实门责制,认真保持商铺、场所内清洁卫生和门前环境整洁。环卫作业队加强对街面的清扫力度,并对主干道进行水枪冲洗,为居民出行提供整洁的道路环境。
大桥街道的“城管蓝”们也在为提升城市“颜值”步履不停。7月开始,他们坚持防疫、拆违工作两手抓,加强巡逻排查,持续做好拆违工作。
眉州路上一浴场楼顶处利用露台空间擅自加盖房屋,经营租赁公寓,由于涉及高空作业且违建体量较大,拆违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大桥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组织力量先后多次奔赴现场,召集多方,勘察实情,细化拆违方案。烈日下,“城管蓝”们坚守拆违现场,对拆违工作进行全方位、全领域、无死角监控,目前,该楼顶违建已全部拆除。下一步,大桥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将集中精力,同向加力,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对违建工作形成攻坚“合围”。
除了加快拆违进度,因疫情耽误的许多工作也需同步推进。中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队还在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净街”行动,对重点区域内乱设摊、乱堆物、跨门经营等现象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同时,对共享单车集中区域进行综合治理,联合相关物业单位、清运公司对长阳创谷、互联宝地等几处重点区域门前堆积的共享单车进行分流、清运。结合夏季多台风天的特点,集中开展户外广告、店招(牌)隐患排查,保障居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