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9年以来,杨浦区妇联每年都会组织一批富有爱心的优秀女性担任“邻家妈妈”,与身边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的困境儿童结对,开展“一对一”爱心帮扶。近日,这些临时家庭组队在杨浦滨江开展了一场工业遗迹寻访活动。
孩子们跟随着自己的“邻家妈妈”,游览一栋栋历史建筑、一处处历史遗迹,听着讲解,感受杨浦滨江深厚历史底蕴与红色文化。
由于父母监护的缺失,不少困境儿童都是由祖辈带大。“邻家妈妈”计划由上海市妇联发起,通过给每一名困境儿童结对一位“邻家妈妈”志愿者,以探访、陪伴、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给困境儿童提供妈妈一样的关爱。
为了打开他们的心扉,“邻家妈妈”没少花功夫。杜萍是一位新上任的“邻家妈妈”,负责照顾的对象小浩(化名)是一名混血男孩,目前在职校就读。一开始,双方的交流有些不顺利。让朋辈的力量鼓励和陪伴困境儿童成长,孩子们会更容易打开心扉,这是不少“邻家妈妈”总结的经验。这次寻访活动,杜萍也把自己女儿带来了,两个孩子很是投缘。
“邻家妈妈”志愿者的工作除了入户走访、家庭教育、日常关爱,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给孩子提供支持外,还要及时发现社区中的困境儿童,与困境儿童家庭建立日常联系,在孩子出现突发情况或处于监护缺失状态时参与应急处置,提供临时照料。
向日葵是杨浦“邻家妈妈”的标志,代表着关爱行动背后的愿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逆境中“向阳而生”。目前这支“邻家妈妈”队伍已壮大到50余人,她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属地居委负责人,有的获得过“优秀志愿者”“最美家庭”称号。这些“妈妈”和孩子们往往生活在同一个居委或临近社区。
今年杨浦区妇联还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推出“邻家妈妈云上牵手”项目,链接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云上陪伴和学业支持,成立“邻家妈妈助力团”, 在家庭教育、发展心理学、儿童社会工作等方面给“邻家妈妈”赋能。这些创新探索,都将让“邻家妈妈”的服务朝着个性化、专业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记者 毛信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