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健康 医护和社区工作者共打硬仗

  在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守的医务人员维持着中心的发热哨点和慢性病配药两大功能,满足周边居民当下的主要就医需求。在长白新村街道,一天24小时都有社区工作者分秒必争的忙碌身影。居民区里,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三头六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宋玥

  家门口的“发热诊间”,保障居民就医需求

  近日,上海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94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实现更快、更高效地问诊配药和就医分流,为众多发热病患节省时间、人力成本。

  在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守的医务人员维持着中心的发热哨点和慢性病配药两大功能,满足周边居民当下的主要就医需求。

  “在这里就医配药很方便,不用去大医院排队,家庭医生都是熟人,比较了解我的基本情况,我看得也放心、安心。”刚走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爷爷告诉记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居民问诊的第一道门,症状判断、药品配置、康复建议……这里成为了许多患者就医的第一选择。据了解,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自开设以来,日均接待量过百,在过去的一周,最高单日门诊数已突破200。目前每天到岗人员约20人,“看到一些身体抱恙的医生仍旧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我也觉得有些不忍和愧疚。但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一刻,居民们有迫切的就医需要,我们不能停。”中心副主任张剑敏说。

  为帮助更多需要就医诊疗的群众,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位医生袁金和张磊挺身而出,加入了紧急组建的临时医疗救助队,跟随120救护车,几十个小时“连轴转”,一次次出动救助更多身处紧急环境下的病患;中心药房一天四五百份药单的配备发放,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为此,原本在理疗间工作的小伙伴每日抓紧空档时间奔去药房支援,两个人在灯下一刻不停地张罗,确保药单如期配发完成;工会辗转多次,买来了一些金桔和柠檬,时时敦促医生们多喝一些;食堂的后勤阿姨中午加菜炖汤,操心着给医生们加强营养,“天天这么忙,伙食可得跟得上”……同事间的互相应援,在当下温暖着彼此。

  24小时在社区,他们守护在一线

  在长白新村街道,一天24小时都有社区工作者分秒必争的忙碌身影。居民区里,不少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三头六臂”。

  12月21日 上午9:00,在松花新村居民区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居民刘老伯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平的陪同下,顺利接种了第一针。刘老伯过去对接种疫苗比较“抵触”,经过基层工作人员的科普,逐渐改变了想法。当天,还有一位百岁老人的家属赶来,询问是否能够上门为老人接种。街道相关部门随即和卫生中心进行协调沟通,克服了人员紧张的困难,为老人顺利打了疫苗。

  “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现在不少老人主动接种,(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我们为卧床养病老人和百岁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王平说,居委还安排人员为居家的阳性感染人员派发防疫小礼包、告知书,派驻力量24小时值班,“大家都很辛苦,但没有人退却,相信我们一定能克服阶段性的困难。”

  中午11:00 ,长白新城居委办公室电话铃响起。 “喂,康师傅在吗?我家的门锁坏了,物业公司电话打不通,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电话中的张阿姨焦急万分,她口中的“康师傅”,就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永康。由于小区物业人手紧缺,作为“当家人”,吴永康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主动挑起了物业、业委会等“分外”之事。

  身兼数职的“康师傅”时常是“月上梢头,伏案依旧”。要关注社区阳性感染者,协调垃圾清运,关心独居老人吃饭吃药,仔细核对人员信息,半夜里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只要居民遇到困难,吴永康都会第一时间回应。

  下午2:00,长白二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晓琼翻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阳性感染者的信息。每天下午,居委都要通过视频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当天阳性感染人员情况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居委建立了阳性感染者微信群,除书记是群主外,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也加入其中。收取快递的方式、垃圾回收的时间、“一老一小”居家照看的要点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居委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送。“每个块长对自己块内哪些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哪些人需要做血透、孕产妇和新生儿有多少这些情况,摸得比较清,通过电话连线或微信联系,及时核对信息、了解居民需求。”

  傍晚6:00,松花江路95弄居委民政干部肖俊云,左右手各拎着一份盒饭,步履匆匆。原来,小区住着一对盲人夫妻,上周末两人相继发烧,后经核酸检测确诊阳性。“他们本身就有基础疾病,我就主动帮他们申请了保供餐。”在肖俊云等居委干部的帮助下,夫妻俩一日三餐都由居委会送上门。社区还为他们送上消毒片等防疫物品,安排专人上门收垃圾。“保供餐统一送到街道,从取餐到送餐,我最快速度是10分钟。”

  95弄居民区共有四个自然小区,近期,居委干部已经通过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以电话、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的特殊人群进行了全覆盖摸底,重点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我们会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工作,希望能让他们安然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肖俊云说。

  晚上7:30,延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蔚的手机铃声响起:“李书记,我们二楼的王老伯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知道什么情况,你快来看看!”楼组长张阿姨焦急地向李蔚报告,在办公室值夜班的李蔚立即上门了解情况。

  李蔚的手机基本上是24小时在线的状态。“现在只要手机响,哪怕是凌晨,我都会接的,像一些独居老人、孕妇等随时有可能需要帮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企业亮相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
杨浦小将勇夺七冠
“智能”管理规模租赁房市场
工伤补偿协商无果
杨浦“社区运动健康师”项目名列第一
守护健康 医护和社区工作者共打硬仗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守护健康 医护和社区工作者共打硬仗 2022-12-27 2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