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辉 文
1月6日,护士送来了一纸宣教书——
您好!
您明天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手术,以下是该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
我们为您做皮肤准备。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染。
早餐以半饱为主。
请于明早8点更换好病员服,里面内衣裤都不用穿。
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由于手术中使用了造影剂,术后应按照医生的要求适当饮水,利于体内造影剂的排出。
医护人员会及时巡房,如有出汗、心慌、头晕,伤口渗血或剧烈的疼痛,请不要慌张,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感谢您的配合!
我知道心血管造影检查,就是切开脉搏或大腿上的动脉血管,注射造影剂,用一根金属丝伸进血管,然后在屏幕上观察心血管的情况,其清晰程度如黑白电影的影像。心血管造影非同儿戏,切开动脉血管,听起来还是蛮吓人的。拿着宣教书,我一点都不敢马虎,认认真真看了起来。
我这个人,对“凉”特别敏感,早晨刚从被子里起来时,一遇冷空气,就会打喷嚏,常常是一早起来我边打喷嚏,妻子在旁边大声地数着数:1、2、3……
今晚得特别注意,千万别受凉,要不做手术时打喷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傍晚,溜达至造影手术室那边去看了看,妻子一直陪伴在身边,并签下了知情同意书。
第二天,天还没亮,醒了。睡不着,洗漱,看微信,吃了点早餐后,就走进了手术室。
彭医生来了,上手术台。
“放松,不要紧张,一会就好。”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紧张。”彭医生是我熟悉和尊敬的医生。
穿刺手术正常进行,开始比较顺利,慢慢,慢慢地感觉到,彭医生把一切都放慢了……
“您先起床吧,您看看,您血管堵得太复杂了,真不知道您身体是怎么供血的?”
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我们再商量商量,这种情况我不敢轻易给您放支架,放5个可能都解决不了问题,前面3个我有把握给您顺利地放进去,主动脉那儿没把握。”
我坐了起来,眼睛盯着屏幕,心跳七上八下。血管从动脉到侧枝像一棵树的树根,哪儿堵塞,哪儿畅通,一目了然,我虽不懂医术,但哪儿堵哪儿不堵我还是可以看清楚的。
“那怎么办?”
“开胸,开胸危险系数小些,先回房吧,我们慢慢来商量。”
回到病房,彭医生进一步把情况作了说明并建议做搭桥手术,他说:心脏搭桥没那么可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物理学家杨振宁、武侠小说作家金庸都做过心脏搭桥。
彭医生让我们这两天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做开胸手术?在哪儿做?
电话联系亲友,发朋友圈,百度搜索,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接受心脏搭桥治疗,哪儿也不去,就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做。
心外科李主任过来看了看动脉穿刺造影的片子:“必须搭桥,尽快手术。”干脆,利索,毫不含糊。三分钟不到,李主任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做搭桥手术,会有后遗症吗?”
“给您科普一下吧,所谓搭桥,就是取病人自身其他部位的血管,为心脏供血开辟一条新的通道,使狭窄缺血的心肌重新得到血液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心肌缺血的问题。搭桥对缓解心绞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术后,可大大改善生活质量,你想去游山玩水,去哪都行,还可以去爬喜马拉雅山。”
可以去爬喜玛拉雅山?这之前我可是救心丸不离身,爬楼梯都担惊受怕啊,生命质量远比长度更有意义。他这一说,坚定了我做搭桥手术的信心。
第二天,转到胸外科,这个科室,到处可见手术病人,身上插着管子,走路慢慢腾挪,时不时还能听到呻吟声。
刚安顿好,护士就拿来尿液容器,并叮嘱我要登记好排尿的时间和剂量。
时间:2019年1月10日:12点,100毫升;14点,200毫升;17点,210毫升;21点,180毫升;23点,70毫升。
第二天,从5点20分开始到晚上23点,共1285毫升,连续记录了四天,每个数字都植入了记忆。
人,患了新毛病也可涨新知识:正常人,每天排尿5次至6次左右,每次160毫升至300毫升,以前从没留意过。连续四天,正常,不会影响手术。
腊八节这天,我躺在病房,想着丝丝缕缕香甜、沁人心脾的腊八粥,闭着眼,吸着来自天地间的清气……
“来,测血压,量体温,抽血。”护士来了,明天要上手术台。
妻子被医生叫去谈话。
我拿起手机,先是接通了儿子电话。“老爸,我今天赶不过来看您。”
“没事,战争年代受伤的战士身边无任何医疗保障条件,开了肚皮,肠子流出来了还要继续战斗,战斗结束了,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做手术,医院会做充分的准备,各种方案都会悉心研究,手术时身边肯定有很多医护人员,没什么好怕的!”……我还没说完,电话里传来了小孙女的声音:“爷爷,您很勇敢的,军人都很勇敢,不要怕,我是您的开心果。”九岁的小孙女平时爱和我开玩笑,常常用我不懂的网络语言或流利的英语逗我玩,有时还要学我说乡音很浓又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这回好像认真起来了。
妻子回来了,神情有点异样,我问她:“医生说了什么?”
“没什么,要你放松,别紧张。他们对手术方案又研究了一番,对手术成功有十分的把握。”
这天,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