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如何消毒

  据文汇报 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乙管”,根据国家新冠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等相关要求,上海市防控办环境整治消毒专班、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新冠病毒感染消毒提示,就新冠感染者居家期间、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单位消毒发出提醒。

  感染者居家期间,消毒以擦拭、浸泡为主

  新冠感染者居家期间应注意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房间内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避免与同住人员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

  同住人在做好居室日常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居家加强开窗通风,重点做好餐(饮)具、居室台面、门把手、电灯开关等接触频繁部位及浴室、卫生间等共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共用区域感染者每次使用后及时消毒。

  感染者转阴后对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接触过的物体表面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彻底消毒。对不适宜消毒处理的物品,如书籍、贵重物品,可通过密闭封存、室温静置7-10天方式进行处理。

  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居家以擦(拖)拭、浸泡消毒为主。使用常规家用清洁消毒产品按说明书使用,注意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安全存放。

  公共场所消毒,应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

  公共场所等人员聚集的场所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应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可通过持续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风扇、空调系统等进行持续的机械通风。按相关要求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洁维护和消毒。

  公共餐(饮)具、共用的毛巾、浴巾等物品应按要求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先清洗后消毒,首选煮沸、流通蒸汽或相应的消毒柜消毒。

  公众经常接触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等环境物体表面,以及公共卫生间,应安排专人进行清洁消毒,根据使用人员数量相应增加消毒频次。

  垃圾收集清理时,塑料袋严密包扎后,用消毒液对垃圾袋外表面进行喷洒消毒,再运送至垃圾投放点。

  工作人员出现新冠感染后,应对其可能污染的物品、环境、垃圾等由消毒专业人员开展终末消毒。

  学生、老人所在室内场所,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单位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应安排专人开展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消毒人员应经过规范的消毒培训。

  幼儿、学生和老人等所在的室内场所每日要定时开窗通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风扇、空调系统等进行持续的机械通风,必要时使用有效的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开展消毒,并按相关要求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洁维护和消毒。

  对幼儿、学生和老人等经常接触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餐桌等环境物体表面以及公共卫生间,应安排专人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出现新冠感染后,应对其可能污染的物品、环境、垃圾等由消毒专业人员开展终末消毒。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提醒,消毒方法优先选用阳光暴晒等物理消毒方法,对环境物体表面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方式。消毒剂尤其含氯消毒剂具有一定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并防止溅到眼睛。消毒液应单独使用,不与其他化学成分混用,以免引发危险,同时还要避免过度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体喷洒消毒。消毒剂应存放于阴凉避光处,避免与药品混放或儿童触及。■唐闻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风寒还是风热?服中药如何对症?
新冠感染后可以用抗生素吗
上海核酸采样点地图更新
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如何消毒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健康06家庭学校公共场所如何消毒 2023-01-12 2 2023年0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