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日辉 董雪
近年来,从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从跟跑参与到领跑开拓,从重点领域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建成了“中国天眼”FAST、稳态强磁场装置、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在量子计算原型机、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
上海近日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聚焦创新主体感受比较深、“绳子”绑得比较紧的重点环节,用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等18项改革举措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放权松绑。
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8项改革举措围绕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动力、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优化完善科研管理等5方面展开。
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改革举措中的一项。上海将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遴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工资总额、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唯有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做到抢占先机、勇立潮头。“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回顾非凡十年,我们能够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逆势而上,在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下自信从容,正是因为对趋势性问题保持前瞻性和预见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面对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另一方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维护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把握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位居世界第一,引领全球绿色发展;面对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能够在把握变化中先声夺人,在面对挑战时应对裕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新征程上,我们更要用好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的方法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更多前瞻性研判,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更多预见性认知,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不断发现新苗头、解决新问题、战胜新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以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把握大趋势,以思则有备的自觉主动下好“先手棋”,就一定能在乱云飞渡中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占据事业发展的制高点。(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