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监管局局长介绍民生领域“铁拳”行动
三类扫码消费涉嫌违法

  据解放日报 扫码“注册会员”或“快捷登录”已成了许多消费环节的必要步骤。结果,消费者不得不关注了一堆公众号,被推送各种垃圾广告。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倪俊南日前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查处三类“扫码消费”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

  扫码消费有风险

  三类“扫码消费”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第一类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消费者去餐厅点餐、停车缴费,没有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消费无关的信息。如果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自动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涉嫌违法。如果商家没有妥善保管,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还有泄露、丢失的风险,同样涉嫌违法。

  第二类是强制营销。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向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的,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即便消费者关注了商家的公众号或小程序,商家也应当给予消费者“拒绝商业推送”的选项,否则涉嫌违法。

  第三类是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尤其对一些老年消费者来说,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缴费。商家只提供扫码消费,不提供人工点餐、缴费服务,不仅有违商业惯例,还限制了消费者对交易方式的选择。如果事先没有将商品或服务内容和消费者讲清楚,就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倪俊南表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将纳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查非法收集、泄露、出售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种草笔记”将严管

  各类新兴营销形式中,直播带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近年来激增,同时也是广告违法行为多发的温床。

  “广告和信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些商业广告具有迷惑性、隐蔽性,消费者较难辨别。”倪俊南强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5月起实施,“种草笔记”“体验分享”等都将作为监管重点。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让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种草笔记”等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附加购物链接的,必须显著标明“广告”。如果广告不具有可识别性,市场监管部门可对发布者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倪俊南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以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医药类产品服务的,涉嫌违反“医药产品服务广告不得代言和不得使用患者名义证明”等法律规定,不要轻信。

  “明厨亮灶”再升级

  去年,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评分高,达到90分。上海的食品安全离不开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守护,日渐“透明”的食品经营环节也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倪俊南表示,目前全市超过3.8万户食品经营者已完成“明厨亮灶”改造,中型以上饭店和中小学食堂全部实现“明厨亮灶”。今年,上海将在餐饮行业建设1000家“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店。“互联网+明厨亮灶”又称为“明厨亮灶”3.0版。消费者打开手机软件,点击进入“透明餐厅”,就能看到后厨直播。■陈玺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外省市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沪参保
2023上海“进口嗨购节”启动
装修垃圾可在线预约收运
三类扫码消费涉嫌违法
广告
杨浦时报资讯07三类扫码消费涉嫌违法 2023-05-11 2 2023年05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