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文/摄
本报讯 5月6日上午,上海市杨浦区、西藏拉孜县两地共青团共建签约仪式在学悦风咏书社举办。此次共建活动为期七天,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加深沪藏两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
5月5日,拉孜县青少年代表团一行50人抵达上海,其中有13名学生、13名老师以及拉孜当地的基层团干部。以“手拉手互助·心连心交流”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的首站设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为迎接拉孜县青少年代表团的到来,第二师范附小师生们精心筹备了文艺演出,有古色古香的舞蹈“小池”,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和活力四射的啦啦操。拉孜县的少年们献上了藏区特有的锅庄舞,现场气氛热烈。
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团委书记次旦也是学校的音乐老师,他希望通过合作共建提升拉孜的教育资源,在未来也能在拉孜的学校里欣赏到如此合谐、壮观的合唱表演。
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高二学生旦增旺扎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他说:“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老师,我心仪的大学是西藏民族大学,因为离家乡比较近。这次来到上海对我的感触很深,想把更好的教育资源带回西藏。”
在校方的邀请下,青少年代表团还参观了第二师范附小独有的“乐乐茶文化馆”,观赏了“长嘴壶表演展示”、“安吉白茶茶艺表演”等,并以“酥油茶的起源与制作”为切入点进行了茶文化交流。两地少年互赠礼物、依依惜别,为这场文艺演出画上了圆满句号。
拉孜县和上海一直保持稳定的援藏关系,有长期合作、学习交流、互换资源的优良传统,此次两地共青团共建签约更是让沪藏两地“亲上加亲”。
签约仪式结束后,拉孜团县委书记格桑曲珍告诉记者:“在上海二师附小体会到了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会把在这儿所学到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带回西藏,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希望通过此类三交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拉孜县政府方面表示,筛选了100个成绩优秀的困难家庭学生名单,希望通过两地共青团共建帮助他们减轻读书经费负担。
在这场持续进行的“手拉手互助,心连心交流”共建活动中,拉孜县青少年代表团中的13名学生代表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科技站、航空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参观交流。13名老师来到上海市杨浦区部分小学,学习少先队组织工作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少先队阵地建设、少工委、少先队德育项目设计,将上海杨浦区的思政课程建设经验带回拉孜。拉孜团干部们则来到杨浦区的部分街道,学习交流基层团组织建设、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团组织活动品牌项目建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