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今说到步行街,著名的南京路不再是“独一份”。每周末及国定节假日,杨浦的大学路都会变身“限时步行街”,向市民游客敞开怀抱;而藏在巷陌里的菜市场,是时代发展变迁的缩影。经过不断改造升级,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的“市井之地”日益彰显“品质感”……作为社区的“第三空间”,它们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购物场所的范畴,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融文艺范与烟火气于一体的“限定款景点”、以重塑邻里情为链接的“社区商业中心”,不仅为园区的创新创业者、高校的莘莘学子和社区居民打造了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公共会客厅”,更让消费创新与品质生活的“双引擎”在杨浦轰隆作响。
“限时步行街”之“限”体现的是精细化管理,而公共会客厅内的“闹猛”是无限制面向所有市民,人人都能“轧”。
■记者 汤顺佳 文 朱良城 摄
看风景的人成为“景中人”——“家门口的步行街,让我灵感涌动”
5月20日一早,住在大学路附近的柯女士从楼上望见楼下的热闹,就赶紧下来逛逛。在琳琅满目的新鲜玩意中,夜晚能发光的水母抓住了她的目光。柯女士说,遇见新奇的东西,总要买给自家孩子见识一下。“平时我没见过,孩子更没见过。对他们来说,见见新鲜事物总是好的,认识世界!”
中午12点,大学路正在“升温”。两排私家车停在马路中央,齐刷刷打开后备箱,一场热闹的后备箱市集,点燃“限时步行街”开放后的第一个“爆点”,庆贺着首日的狂欢。
“杰丽飞屎”,音译自英文jellyfish,是当天人气最旺的摊位之一。柯女士手中的水母就是购于此。一只只小型水母在玻璃瓶中飘逸游荡,灵动轻盈,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驻足。年轻的摊主小杰尤其兴奋,他告诉记者,两小时已卖掉几十瓶。“今天这里人超多,生意超好,这绝对是我摆摊以来生意最好的一次。”
现场,珍珠项链、玩具模型、猫头鹰摆件、水晶球等文创、手工艺品也是应有尽有。市集中流连忘返的顾客中,很多跟柯女士一样住在附近社区“循声而来”,其实卖力吆喝的摊主中也有不少人是附近居民,出门“做生意”步行过来不过几百米。比如叶晓韵,她摆了一个“爱心义卖”摊位,一束向日葵10元,收入所得将用于捐助贫困孩子。她说:“这条家门口的步行街,让我灵感涌动。本身我就住在大学路附近,这里整体的氛围、潮流,都是非常吸引我们的。今天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参与,所以我就积极报名了,感受一下开店的感觉。”
整个市集分“好看好玩区”“环保区”“绿植区”“二手区”四个区域,“众声喧哗”中,全新多元融合消费场景文艺范十足,烟火气不断“蒸腾而起”。
“左手”是园区,“右手”是高校——特色街区的焕新升级,是文旅消费的提质增能
在“限时步行街”遭遇惊喜的远不止社区居民。胡亦凡是复旦大学学生,当天路过大学路,发现自己的同学正在台上表演。这些“演员”来自复旦音乐剧社,为市民游客奉上的是一出全英文音乐剧。“从那边走过来,觉得这里风格真的很文艺,特别符合我们大学生、年轻人的胃口,也很适合出来约会的小情侣。”胡亦凡说。
在大学路,“逛”与“吃”是一对“连体婴”。ibarrel西餐厅,刚在大学路开业两周,就迎来“限时步行街”的开放。当天,餐厅推出收藏打卡送气泡酒活动以及“520专属”双人晚市套餐。“含主食、小食,还有两个人的畅饮葡萄酒三小时,约40款葡萄酒随便喝。氛围我们会弄得浪漫一点,适合两个人约会,或者年轻人聚餐,都不错。”ibarrel店长张晓丽说。
“很有意思,也非常热闹。”市民徐先生表示,“今天正好是5月20日,大学路又是个约会圣地,选在这一天开放,很有浪漫甜蜜的气息,也能让我们年轻人过一个开心的周末。”
大学路,一头连着创智天地园区,一头连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位于五角场地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年轻白领、高校学子、社区居民集聚,生活气息浓郁,“双创”活力涌动。“限时步行街”的开放,成为杨浦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的“强助攻”。
据介绍,今后,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在每个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都与市民见面。根据不同的主题,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大型活动、三次小活动,形式多元,如舞台表演、市集、互动游戏、艺术空间、直播、公益等。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限时步行街”,标志着大学路这一特色街区再一次提质增能、焕新升级,为市民带来创新消费场景和体验的同时,也为园区的创新创业者、高校的莘莘学子和社区居民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公共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