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菜场华丽转身后,如何与居民生活站在“同一屋檐下”?

  ■记者 毛信慧 文/摄

  “我脸红不是因为腼腆,是因为我甜”“发现生活的甜都是自己给的”……蔬菜摊位前,番茄、南瓜、洋葱等的“自白”,令人忍俊不禁,5月18日,居民陆女士在刚开业的阳普邻里振原逛得不亦乐乎:“以前这个菜场乱糟糟的,现在舒适又美观,我吃完早点,顺便过来买菜、买油盐酱醋,很方便,真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惠民工程。”

  阳普邻里振原的“前身”是附近居民都熟悉的振原菜市场。在经历一年多的拆除重建后,传统菜场摇身一变,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商业中心。

  当天,阳普邻里振原的门口正在举行邻里生活节。各种怀旧的互动小游戏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过来“轧闹猛”。一旁的崇明基地特价蔬菜摊位也深受欢迎。“蛮平价的,我今天买了萝卜、大排。萝卜只要1元一斤,大排15.8元一斤。”一位居民向展示着记者自己刚买的菜。

  传统菜场华丽转身后,能否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在前期调研中,不少居民表示希望社区能多一些餐饮业态,这一块是传统菜市场比较缺的。”上海杨浦商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骏豪介绍,在招商过程中,引入肯德基、小杨生煎等餐饮商户的同时,让修鞋、修伞、洗衣、回收等便民服务也“落户”于此。这个社区商业中心保留菜场功能之余,以丰富的业态,为周边“一公里”内居民的生活送上了“综合性的便利”。

  拎着菜篮子的阿姨爷叔悠闲自得,摆摊的商贩彼此关照,修鞋的摊主与顾客相识多年,这里俨然是繁华闹市中使人舒缓身心的一方角落。令人忍俊不禁的蔬菜“自白”也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存在。“由于这个摊位是崇明生鲜基地直供的蔬菜,他们减少了中间环节,因此能尽量把菜价压到最低。”朱骏豪告诉记者,“租金上我们也是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尽量以一个相对低的价格给到他们。”

  以“同一屋檐下”为设计理念,定位为服务周边“一公里”内居民,这样的小型社区商业以重塑邻里情为链接,致力于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场所,使居民对菜市场和市集的记忆得以延续,又在温馨舒适的氛围中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限时”有“限”,“闹猛”无限
传统菜场华丽转身后,如何与居民生活站在“同一屋檐下”?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传统菜场华丽转身后,如何与居民生活站在“同一屋檐下”? 2023-05-23 2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