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更多人共享“智能生活”

  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页面上有哪些文字、哪个窗口正在打开、什么程序正在运行等,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许多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自如使用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除“数字鸿沟”,帮助更多人拥抱大千世界,是互联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有超过3.2万个政务网站实现信息无障碍。交通出行、购物、娱乐等移动应用,则让视障人群靠一部手机便能更好地与世界连接。不论是阅读还是出行,有“网络盲道”的导航,视障者的生活更加丰富,融入社会的渠道更加畅通,实现自理自立更有依靠。

  也要看到,当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服务信息向网络特别是移动应用端聚集,做好信息无障碍工作变得更为紧迫。目前,视障人群上网仍然有一些障碍待消除。比如,有些音频应用,播放键只是一个图标,软件在读屏时只能生硬地说出“按钮”两个字,无法说出它的具体含义,这就不利于视障者接收信息。有些软件升级频率快,开发者添加了更丰富的功能、设计了更美观的界面,但无障碍需求往往没及时跟上,于是出现了新的不便。这说明,信息无障碍建设仍有不小改进空间。

  畅通“网络盲道”,需要筑牢初始设计这一根基。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无障碍优化,现在基本上是哪儿有卡点疏通哪儿,只有极少数能下沉到初始设计。一些开发者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如何围绕视障人群的上网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互联网产品在做初始设计时,应当考虑信息无障碍的要求。相关部门不妨考虑出台统一标准,为完善应用初始设计提供遵循。

  畅通“网络盲道”,有赖于构建协同发力的行业生态。比如,一些智能手机厂商开发无障碍触感设计,让视障人员触摸到界面元素,便于他们快速感知不同控件。有些头部硬件企业对手机系统进行无障碍深度优化,为行业做示范。应进一步提高各方参与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激励推出更多信息无障碍产品服务。同时,推动相关技术开放共享,帮助第三方平台进行无障碍升级,形成共促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合力。

  畅通“网络盲道”,也离不开信息无障碍专业人才的贡献。视障人群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用习惯。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程序员很难从视障人群的角度去理解需求,进而优化产品。当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有必要通过培训交流,推动更多工程师把无障碍设计有效融入未来的产品开发中。

  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全盲及弱视人群在内,我国有1700多万视障者。每个人也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借助听觉获取信息。可以说,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虽然对视障者更有益处,但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人。推进信息无障碍应成为各行各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主动考虑特殊人群需求,携手共创更加包容、温暖、便利的上网环境,促进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水平整体提升。

  科技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暨创新发展高峰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行天下 能动未来”为主题。与会嘉宾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重要驱动力量,以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加速更迭有望推动重大技术变革实现。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时代基础性技术和内生型能力,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成效显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代表性企业超过4200家。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自《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一直牢牢把握“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这条主线,产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创新产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发体系和应用生态,引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抢占智能科技竞争高地,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激发协同创新合力。从推动科技创新,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都需要各主体、各环节协同配合。主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开放协同创新平台,连接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内中小企业,助力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下游顺畅衔接、跨行业跨领域有效协同的创新链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有助于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于细微处造幸福
如何让更多人共享“智能生活”
注意防范
倾听民意,冲破“信息茧房”
杨浦时报评论05如何让更多人共享“智能生活” 2023-05-23 2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