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7日,以“智能社会与数字治理生态”为主题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社会论坛,在杨浦滨江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论坛由同济大学和杨浦区政府联合主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共同承办,上海市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
论坛旨在应对智能技术发展潜在的伦理、法律和治理风险与挑战,构建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推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造福智能社会人类美好生活。
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信息化协调处处长单滨,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刚出席。吕培明、尼冰共同为“人工智能合规服务中心”揭牌。
同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伦理规范操作指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1.0)》两份专题研究成果,旨在应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风险,推动伦理规范落地实施。同济大学与百度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了《面向新商业模式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法律治理白皮书》,关注L4L5全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的法律问题。
杨浦区委网信办介绍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建设进展及成果。“人工智能合规服务中心”依托基地而建,将充分发挥同济大学的智力与技术资源优势,以及杨浦区的实践优势,为企业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提供合规指引咨询和服务。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7月6日,杨浦区邀请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专家一行来到杨浦实地调研,专家代表先后走进大创智数字实践创新展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展示馆、杨浦区城运中心,共商杨浦智能社会建设大计。
7日的论坛邀请了人工智能、公共管理、智慧城市、法律、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国内外权威专家发表致辞和演讲。结合各自探索实践,探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进展、社会影响及治理之道。在圆桌对话环节,专家和管理部门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从“技术+治理”的不同角度探讨智能社会与数字治理生态,跨界对话,交叉碰撞,激发新思想,催生新理念。
杨浦区是国家创新型城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在2021年公布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中,杨浦区是全国唯一由政校联合申报的基地,也是上海唯一的综合基地。同济大学是百年名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技术和人才上具有强大优势,二者资源汇聚、同向发力,为杨浦率先构建智能社会提供了强大助力。■汤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