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2日,主题为“智见大模型·驱动新未来”的2023大模型创业大会在杨浦举办。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王永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宏凯,杨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副区长施方等出席活动。
大会邀请互联网大平台、高校科研院所、细分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和垂直领域创业公司领袖齐聚上海杨浦,聚焦国内大模型产业的创业生态,共话大模型产业的创新未来。
薛侃指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日益成为新赛道的“风口点”、催生产业变革的“动力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未来,希望大家与杨浦共担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使命。杨浦作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当前正奋力推进创新发展再出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欢迎大家与杨浦携手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大模型产业生态作出积极贡献。杨浦将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首席服务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创业大咖围绕大模型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分享真知灼见。期待大家与杨浦共创大模型发展的美好未来。
大会现场,尼冰介绍了杨浦招商资源及政策。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发表题为《基于国产AI芯片的大模型基础设施研究》的特邀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涓子、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士进围绕“大模型的学术探索”开展演讲。与会企业家围绕“基础通用大模型·自研与创新”“大模型时代的算力新基建”“垂直大模型应用·机遇与挑战”“资本共话·大模型的创新与未来”四个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近年来,杨浦不断做强做优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构建集人才、技术、数据、产品及行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开展合作研发,支持企业联合高校专业平台,提升汽车电子芯片等研发和设计能力;发挥区内企业在算法能力、场景数据方面的优势,为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和拓展应用提供支撑;依托园区、孵化器等各类载体加速培育、集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推进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上海市大数据创新基地提升能级;持续完善前沿领域学科布局,加大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全力支持高校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建设。区内涌现了上海联通、抖音火山引擎、优刻得、CFFF智算平台等一批优质大模型企业和专业平台。■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