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文/摄
“从结婚第一天就盼着有独立的卫生间,终于盼到了!”9月28日,延吉新村街道控江路501-515号(单号)成套改造项目一次征询生效仪式,火热开展。
当天,项目成功实现首轮书面征询“内江大板房”内8个门栋240户居民100%同意,意味着这里即将告别厨卫合用,迎来居住条件的焕新升级,居民们欢呼雀跃,不少人喜极而泣。家住511号的王阿姨住进大板房已36年,她说,大板房内的家家户户,都渴望能够拥有独用的厨卫。
诉求汇总,尽可能在改造设计方案中回应
控江路501-515号(单号)始建于1966年,因房屋为大型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俗称“内江大板房”,由2幢5层旧建筑组成,共8个门栋,240户居民,每个门栋1梯6户,3户合用1套厨房和卫生间。
历经57年风雨,目前这里存在部分设施老化及局部安全隐患,居民常年面临着“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等种种生活困境。3户居民共用卫生间,早上抢着上厕所的情况经常发生;厨房合用,做饭也十分不便;(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部分一楼居民希望改建后能解决衣服晾晒的问题……对于后续改造细节,项目倾听民意,了解居民需求。延吉新村街道每周与大板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开“碰头会”,反复讨论成套改造实施方案,交流解决重点难点,吸纳居民好的意见,为大家“圆梦”。
家住控江路505号的梁阿姨所在的楼栋有独居老人和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都盼望大板房早日改建,“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如能加装电梯就更好了!”梁阿姨无比期待。对此,内江新村居委会主任徐峥告诉记者,“居委会通过日常走访,将居民的诉求汇总上报,尽可能在改造设计方案中回应大家的需求。”
据介绍,此次项目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出台后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项目,也是杨浦区历年来协议置换比例最高的项目。
项目启动后,原有居民楼将进行结构性修缮,实现厨卫成套。240户居民中,160户计划采用原址改建方式,80户实行抽户异地安置。
党建引领推动群众工作,备战二次征询
6月28日,对控江路501-515号(单号)公房承租人的第一轮书面征询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大板房居民们热烈呼应、积极支持,实现7天同意率达80%合格线,15天同意率超95%,并且在首轮征询截止日期前14天达到同意率100%,提前完成成套改造首轮书面征询。
针对首轮征询工作,延吉新村街道成立了大板房成套改造群众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部门、居委共同参与,用“整体联动、分片包干、层层结对、全面推进”的方式,有条不紊推进相关工作。
自项目启动以来,街道成套办、第二征收事务所联合内江居委深入一线,以走访的形式了解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意见,为居民讲解意愿征询流程,宣传改造政策,为大家答疑解惑。
居民自治的力量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期间,以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和大板房党员为主体,楼组长、志愿者为骨干,凝聚30名党员骨干、群众志愿者参与工作,以党建引领推动群众工作,推动20户党员家庭率先实现100%签约。
作为杨浦今年启动的三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之一,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是杨浦区积极探索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杨浦模式、基层实践的生动样板。徐峥告诉记者,“居委会已经开始备战二次征询,我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