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出了问题才抓,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科学把握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勇于破解各类矛盾。
抓作风建设,既要推崇先进,也要鞭策落后。
近年来,杨浦的干部队伍中涌现了一批正面典型、先进人物,展现了一股迎难而上的闯劲、一股勇往直前的拼劲、一股孜孜以求的钻劲、一股久久为功的韧劲。这些都是杨浦“四敢精神”的最好传承,是杨浦干部始终牢记嘱托、躬身实干的最佳印证,是我们重振杨浦“一股劲”的最大底气。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杨浦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不适应、不相称、(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不符合的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少数部门中,但如果不立刻重视起来、彻底整改过来,就可能会蔓延开来,对区域形象和发展造成巨大损害。作风建设,正面典型是最好的引导,反面典型是最有力的警示。我们要以正面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见贤思齐、激浊扬清,让良好的作风在杨浦蔚然成风。
抓作风建设,既要抓下面,也要抓上头。
基层一线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直面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的“最先一公里”。基层的“小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基层窗口干部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在工作中,既要坚守合法合规、清正廉洁的底线,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办事;也要树立耐心细致、热情服务的高线,不断优化办事流程,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做到能办快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特别是那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小事,要再多不嫌多、再小不嫌小,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工作的辛勤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要坚持以上率下,从上级部门改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形成作风建设的联动效应。要为基层担当负责,在工作任务制定过程中准确把握基层实际情况,在分派过程中充分考虑基层工作能力,在推进过程中主动给予基层专业指导,真正做到一切围着基层想、一切围着基层干、一切围着基层转。
作风建设,一级有一级的责任。要坚持上下一盘棋,该上级负责的就要义不逃责,该下级作为的就要主动担当,该上下共同用力的就要协同联动,通过两头发力,进一步带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向上向好。
抓作风建设,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打攻坚战,就是要紧盯当下,深挖彻查、猛药去疴。干部作风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无论大小都是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重大问题,是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切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要结合巡视整改,认真对照查摆问题,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以“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确保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切实跑出作风建设的加速度。要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摒弃“老好人”思想,对于那些不符合党员、干部作风和基本工作要求的现象和问题,要第一时间站出来、指出来,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猛击一掌”让其警醒、“大喝一声”促其止步。
打持久战,就是要立足长远,化风成俗、建章立制。要用好思想教育这个“传家宝”,结合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时扫清思想之尘、祛除行为之垢,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把建制度、立规矩作为改进作风的治本之策,在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源头防范和遏制不良风气,以刚性有力的制度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四下基层”嘱托、落实“四百”大走访部署、擦亮“四敢精神”底色、深化“四全行动”机制,扎实开展“一线工作法”专项行动,以优良作风为奋力推进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一股劲”提供坚强保证。■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