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十佳示范项目
紫荆花•和谐之家“三所联动+”平台
区公安分局、四平路街道
建立完善“三所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在实现“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在各派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向商圈、园区、街道网格站等重点区域延伸,并通过智慧赋能、精准发现、靶向施策,探索构建“五联党建牵引三所联动”服务法治营商的四平商圈模式,积极打造紫荆花•和谐之家“三所联动+”安防调处平台,形成“就地、依法、高效、便利”具有杨浦特色的多元解纷格局。
老百姓身边的“法治专员”
区司法局、定海路街道
通过区级部门搭“台”、社会组织出“人”、街道社区设“场”的形式,不断深化“社区法治专员”工作机制,增强基层法治保障,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杨浦每一个大街小巷。多年来,社区法治专员及时化解了与社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涉法涉诉难题,并针对“三驾马车”工作中的难点,参与破解了电梯加装、绿化停车、维修资金管理等社区治理难题。荣获上海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上海市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医患协商“圆桌会议”制度
区卫健委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也是医患纠纷投诉的“活火山”。区卫健系统推出急诊医患沟通“圆桌会议”,让医生与患者家属围坐在圆桌前,充分交流,消除隔阂,把“谈话”转为协商,让医疗告知不再是冷冰冰的“例行交代”,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医患交流。仅2023年上半年,区卫生健康系统圆满解决医疗纠纷215件,满意率达98.13%。
劳动人事争议化解“五步法”
区人社局、新江湾城街道
面对如何维护好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这一民生考题,创新探索“明”“调”“访”“预”“制”“五步法”工作机制,推动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化解,努力打造杨浦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格局,切实维护区域劳动关系稳定,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了劳动关系人事争议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既定目标,为打造营商环境优选地贡献力量。2023年以来,劳资纠纷化解率上升至92.1%。
“社区大管家”居民区一站式解纷平台
延吉新村街道
鉴于住宅小区物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跨界的、需要法治专业支撑的疑难杂症,延吉新村街道探索形成“社区大管家”工作模式,遴选有丰富物业治理经验的“老法师”担任大管家,依托睦邻法治服务中心,通过联合接待、一门受理、专项咨询三项制度,按照“谁家孩子谁家抱”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实现问题收集处置内部循环、闭环管理,将矛盾化解在小区,并推进了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解决。
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解程序前置试点
区法院、江浦路街道
近年来,面对法院受理案件量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区法院与区司法局率先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并作为全市调解前置四个试点区之一,持续完善“调解+确认”双擎模式,探索构建调解在先、诉讼断后、有机衔接、协同共治的多元解纷机制。2023年以来,通过解纷平台受理纠纷共5940件,调解成功4760件,成功率80.1%,诉前调解分流率达46.4%,同期一审收案数量下降1.77%,排名全市基层法院前列。目前是全市中心城区万人成讼率最低的城区。
创新发展再出发 政法护航在行动
2023年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20周年。全区政法系统落实区委“创新发展再出发”要求,围绕法治促进“创新四力”,开展政法护航创新发展“共同行动”,全区涌现出一批法律服务、能动司法的典型案例。现选树推出杨浦区政法护航创新发展“共同行动”十佳示范项目。
杨浦区政法护航创新发展“共同行动”十佳示范项目
城市更新司法协同保障机制
区委政法委、区法院
面对城市更新涉及法律和历史遗留问题交织、牵涉面广、管理部门多等现实难题,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释放司法动能,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清退、收储、规划、建设等各阶段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为土地开发利用和园区升级改造提供执法司法保障。推动存量低效用地通过城市更新加快转型,2023年,参与保障32个重大项目,助力旧改收尾攻坚任务完成过半。
数智司法诉讼服务平台
区法院
持续优化创新“软环境”,构建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体系。发挥数字赋能、“互联网+”优势,全面升级一站式线上诉讼服务,打造“网上诉调对接平台”,形成从立案、调解到司法确认的“一网通办”,让企业体会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智慧执行、多元解纷”的便捷高效,帮助企业预警合规风险、完善风控机制,筑牢创新发展安全屏障。
数据合规行业治理机制
区检察院
立足杨浦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以涉企刑事案件办理为基础,从“治案”延伸到“治理”。制定全市首份《企业数据合规指引》,从3方面12个维度设置监督评估体系。推动在长阳创谷成立企业数据合规服务工作站,建立企业数据合规自评估体系,与10家杨浦知名科创企业联名签署“企业数据合规倡议书”,有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知识产权法治保护“杨小知”矩阵
区法院
生动实践“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打造“杨小知”品牌矩阵,汇集司法审判、协同解纷、宣传咨询等功能。在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长阳创谷设立全市首个“双创”巡回审判点,联手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探索知产纠纷先行调解,设立园区“法律会客厅”,回应平台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需求。荣获全国“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湾谷园区检察工作站
区检察院
着眼未来科技、汇聚未来人才、培育未来产业,助力打造“三区联动”样板示范区。履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预防涉数字经济和商业领域职务犯罪,打击金融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集成法律咨询服务、监督线索收集、企业合规引导、专业课程培训、法治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护航城区数字化转型和未来产业发展。
金融风险防范应对“警+N”机制
区公安分局
全力服务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金融法治服务。以“警+N”为平台,推动公安经侦部门、各类市场主体及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基层党组织联防联动,发挥桥头堡战斗作用,共同加强区域内社会资源集约利用,有效防范应对集资融资领域投资受损、违法犯罪等风险隐患,帮助企业预防自身金融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