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走进现实

  为深入贯彻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杨浦广泛开展以送学去现场、治理在现场、破题到现场、评价由现场为核心内容的“到现场去”专项行动。即日起,本报推出“去一线,到现场”专栏,刊登基层一线为民解忧、解难的好做法、好经验。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民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五成,市民体质达标率和人均预期寿命保持全国领先。但在中心城区,健身设施供给与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杨浦区体育局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法”,收集民情民意,科学规划、建设、管理体育空间,扩大公益性、基础性设施供给,提升改善型、品质型设施占比,形成品类丰富、功能多样、体验友好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

  2023年,区体育局超额完成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新(改)建50个(其中市级40个,区级1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4条市民健身步道、3片市民运动球场、3个市民健身中心、2个市民健身驿站、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位于大桥社区宁阳福邸小区内的引翔港市民健身苑点,面积约200平方米,由于使用时间长、使用频率高,一些健身器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

  区体育局对该健身苑点进行了提档升级,重新布局划分各个功能区,配置了多款全新的智能健身器材,并和党建项目新建的一处休闲“连心廊”有机融合,方便居民运动健身后在长廊里休息,形成居民互动交流的多元化空间。

  改建后的嫩江路市民健身步道从嫩江路南侧中原路到世界路段全线贯通,长约590米。步道中原路起点处连接着轨交8号线嫩江路站,是一条“体绿结合”的景观休闲道。市民漫步其间,沿途树木葱郁。步道靠近上海体育大学,在高校开放时间段内,市民可“丝滑”入校,延伸健身路径。步道的公共绿地内还建有社区公共门球场,是居民休息、锻炼和娱乐的好去处。

  江浦社区市民健身驿站,是杨浦区全国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项目之一。

  改造后,这里的灯光设施焕然一新,铺设了加厚运动地胶,并新增运动墙绘,为居民打造更加舒适的运动环境。驿站还配备了心率数据屏和可穿戴心率监测臂带,居民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查看运动强度,及时调整自己的运动健身计划,保障运动安全。

  未来,区体育局将继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记者 毛信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圈内人”的人生如何拥有更多可能
“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走进现实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正走进现实 2024-01-25 2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