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作:“种春天”,暖日和风拂面来

  浓浓的绿色,承载着浓浓的邻里情、满满的自治活力

  “我们两个小区一个是吉浦路355弄(财大公寓),一个是吉浦路375弄(文化名园),这个花园正好在两个小区的中间,把两个小区联系到了一起,因此将花园取名叫‘喆园’。‘喆’字两个‘吉’并列,非常形象,也象征着两个小区团结一心,和谐与共,有‘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近日,记者在吉浦一居民区采访时,财大公寓居民俞校芬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在“喆园春播节”主题种植活动中,大家干劲十足,分头行动,你挖坑,我扶苗,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喆园”自从建成后部分种植区域仍需增绿补绿,这样“大家一起来”的种植、养护场景,在小区并不“稀奇”。浓浓的绿色,承载着浓浓的邻里情、满满的自治活力。

  “二次升级”后,居民们拥有了“共享花园”

  “喆园”的前身其实是一大片荒地,长满了四五米高的杂草,人都走不进去。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住在荒地两边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打开。小区面积不大,加上居民停车,导致日常活动空间严重不足。居民们一直盼望着这块空地能尽快利用起来。

  居民出点子,居委会来“执行”。2019年,吉浦一居委会就与居民共同商议这块闲置荒地的改造方案,曾将其成功打造成“瓶子菜园”。菜园建成后,志愿者们定期浇水、除草,悉心照料,园内蔬菜长势喜人、收获颇丰。最终,瓶子菜园的第一批爱心有机蔬菜被送到社区独居老人和百岁老人的手里。

  但时间一长,问题又出现了:菜园占地面积不大,仍有大片空地闲置;部分区域黄土裸露、杂物堆积,很不美观;还有居民反映靠近楼栋一侧杂草丛生,夏天容易孳生蚊虫……于是,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广泛征询意见,借助社区议事堂平台,再次与居民共商方案,并号召社区志愿者、党员等参与新一轮建设。

  期间,有居民提出将空地改成停车场,缓解小区停车难。但考虑到文化名园最南侧居民楼一楼紧贴空地,如改成停车场会对其内住户起居带来不小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公共空间并惠及最广大居民,最终定下了“喆园”的建设方案。

  在五角场街道和区各级职能部门的携手合作下,这块荒地最终变废为宝,完成“二次升级”。“喆园”,既是文化名园的“前花园”,又是财大公寓的“后花园”。绿化、健身器材、休闲座椅、花坛、塑胶步道一应俱全,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

  “大家都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喆园”

  花园开放后,养护管理又面临挑战。有居民回忆,花园的健身步道刚建成时,曾试运行过一段时间,部分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让人担忧。“因为这个花园与居民楼贴得非常近,一些人不文明遛狗以及跳广场舞等行为,容易影响到两侧居民的正常生活,从而引发矛盾。”为此,吉浦一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自治力量,与居民们共同制定了文明公约,还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和小区门卫,在花园开放时段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

  同时,经过翻新改造后的喆园种植区域,需要定期种植养护。所谓养花活不活看水,养花好不好看肥。文化名园小区居民袁英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她的种植心得,“施肥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常开花的植物,如果没有营养供给,很难持续大量开花。什么花要浇水,什么花不能浇水,都有讲究。大家都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喆园,悉心照料每一株植物。”

  居民们不断开发新的种植主题,吸引了不少种植爱好者相聚喆园。于是,便有了上文中“你挖坑,我扶苗”的热闹场景。除了种植、养护,清洁工作也是“大家一起来”。每周四,是居民志愿者约定俗成的喆园清洁日。打开工具百宝箱,你拎一把扫帚,我拿一把铁锹,两个小区四十多位志愿者组成清洁队伍,自发维护喆园的环境卫生。

  小区“颜值”的日益提升,依靠的是居民自治的“能动性”以及基层智慧的充分发挥。

  在这两者的推动下,喆园的“潜能”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去年夏天,吉浦一居委会在这里安排了一场露天电影。拉起幕布,排上座椅,居民们吃完晚饭,带把小扇子,围坐在一起看电影,好不惬意。

  兰花、栀子花、蝴蝶兰……“喆园”内,居民们播种着春天的希望,为社区添新景。“我们在满足居民对优美社区环境需求的同时,也会在‘喆园’绿地休闲娱乐功能方面持续下功夫,开展各类活动,让社区生活‘绿意盎然’。”吉浦一居委会主任车歆瑶说。

  小小的善举,往往会在无意间开启“爱的循环”

  社区里总是不乏感人的故事,一个小小的善举,往往会在无意间开启“爱的循环”,传递“春的暖意”。

  最近,正文花园居民伍锡珍收到了一封手写感谢信,在信中邻居刘女士对伍锡珍在危急时刻的出手相助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怎么能不帮呢,这都是小事”

  自己的随手一帮,竟让邻居挂念了这么久,伍锡珍有些意外:“别说是一个小区里的邻居,走在路上看到有人摔倒,怎么能不帮呢,这都是小事。”

  刘女士回忆,去年的一个傍晚,当时她刚下楼准备在小区里散散步,没走多久,突然觉得体力有些不支,眼前一黑,“咚”一声就一头栽倒在地。“接着就是剧痛传来,我的手一下子动不了了,我想肯定是骨折了,脸上也都是血,牙齿也磕到了。幸好我戴着帽子,帮我缓冲了一下,不然后果更严重。”刘女士说。

  听到响声后,附近的居民都围了上来,其中就有伍锡珍。伍锡珍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并联系了刘女士的丈夫,嘱咐他带好身份证、医保卡等。“当时我看她年纪很大了,身体也很瘦小,我不想麻烦她,但她坚持陪我上了救护车,还一直安抚我的情绪。到了医院后,又忙前忙后为我办各种手续,直到把所有事情都安顿好了才回家,那时已经很晚很晚了。”刘女士说,“我感觉她就像亲人一样,特别感动,一直想感谢她,但不知道她具体姓名也没有联系方式。而且我一直住在医院里,直到最近身体好转回到家中,才从居委会干部口中知道了她的姓名,于是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感谢。”

  点滴好事,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其实,伍锡珍的“热心肠”在小区里是出了名的。正文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余俊告诉记者,伍锡珍是党员,已经年逾七旬,身体也不太好,但一直乐于助人。作为楼组长,她积极为居民服务,还经常做志愿者,是社区医院里的一名导医员。“像清洁家园、楼道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每次她都是冲在最前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余俊说,“她这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无独有偶,前不久,正文花园居委会干部经霞敏收到了居民王女士送来的一面锦旗。春节期间,经霞敏拾金不昧的善举令失主王女士倍感暖心,特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社区中,居民之间发生的暖心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点滴善举,能汇聚成社区治理的磅礴力量,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也是在构建社区“温暖共同体”。

  ■记者 成佳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细作:“种春天”,暖日和风拂面来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细作:“种春天”,暖日和风拂面来 2024-03-19 2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