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文/摄
本报讯 3月28日,延吉新村街道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启动正式签约。此前,项目基地240户居民已全部在前两周的二次征询预签约阶段完成了预签约,这意味着,项目在正式签约首日,即实现全体居民同意率100%。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是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的旧房改造项目。其改造方案中,需要对回搬和抽户的居民做出多元化安置。
项目将大板房内的朝北户共计80户全部抽离,160户朝南户回搬原址。这样一来,回搬户可获得“南北通一门关”的好户型;其余抽户安置户也能依照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异地置换或货币安置。最终,这个高难度旧房改造项目跑出了杨浦城市更新“加速度”,用暖心的政策和人性化的方案,助力老百姓圆梦新居。
28日上午,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基地彩带飞舞,墙上大红色的“签约率100%”鲜明喜庆,居民们共同切开了一个“巨型”奶油蛋糕,分享即将迈向新居的“甜蜜”。
陈惠英和向国庆,是在大板房居住了整整36年的一对夫妻。记者跟随他们走进位于顶楼、共计20.2平方米的家,楼内楼道陈旧逼仄,合用的厨房、卫生间杂乱斑驳,但夫妻俩朝南的卧室打扫得干净温馨,门框上一幅万马奔腾的镜框画,擦拭得一尘不染。“不管外面怎样,过日子还是要有过日子的样子。”多年来,夫妻俩一直盼着能改善生活条件,“1990年春节搬进来的,那时候女儿才4岁,现在女儿都已经成家了。”陈惠英说,“盼呀盼,盼了36年,我们终于盼到了旧房改造这一天。”
“方案上,朝北户全部‘拔掉’,面积都分摊给朝南户。改造完,我们家实用面积扩大至将近30平方米,煤卫独用一门关。”陈惠英开心地向记者描述起未来的新居。
说话间,屋外突然下起雨来,陈惠英赶忙将窗外晾衣杆往回收,“到时候还有阳台解决晾晒问题,再也不用担心突然下雨淋湿衣服。”
记者了解到,除了户型上“南北通一门关”和独立厨卫外,回搬居民也将住进“一键直达”的电梯房。内江大板房内老年人占比高达86.67%,残疾人占比17%,根据实施方案,改造项目会免费为居民安装电梯,将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落到实处。
居民秦少文则是大板房中的朝北户,属于项目的抽户安置户。“我看中了浦东康桥的置换房源。”他告诉记者,置换房源是80平方米的两室两厅,自己在将近70岁的年纪,能住上“一步到位”的新房子,着实是个惊喜。
为了让朝北户挑中心仪的置换房源,延吉新村街道联合杨浦区房管局等部门,积极盘活全区房源资源,并汇总区内外征收安置剩余房源和历年成套改造增量房源,形成“房源备选库”,满足大板房居民多样化置换诉求。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勇表示,此次工作取得亮眼成绩,多元安置方案的创新功不可没。项目在坚守统一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货币托底”兼顾80户抽户居民“拿房”“拿钱”的不同安置需求,让大家感到贴心、安心。
截至目前,有42户抽户居民选择了异地置换。据了解,如果这些居民在后续摇号选房时最终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房源,还可以现场更改为货币安置方式。
项目正式签约,街坊邻居们都期盼着早日搬迁、早日改造。对此孙勇表示,按照杨浦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该项目签约完即进入搬迁时段,街道将联合区成套办、上海卫百辛(集团)有限公司、征收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响应居民的迫切愿望,尽快启动搬迁工作。待搬完后,项目“无缝衔接”开启建设,让百姓早日搬回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