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资本市场拥抱新质生产力

  ■吴丹璐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召开。由于当前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加之欧美央行加息政策走向未定,在不确定性诸多的时期,如何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陆家嘴论坛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与会嘉宾频频提及的新质生产力,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主旨演讲中,便提到资本市场要“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扎根于实体经济,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从这一点上来说,选择服务于新质生产力也是资本市场的天性使然。

  但在现实中,从资本市场到主攻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还有不少堵点没有打通。例如,在科技企业发展早期,尤其是在未盈利期,没有了营收数据这个判别依据,怎么挑选出优质的“硬科技”企业优先支持,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操作难题。

  这也是一直以来中国缺少长期、耐心资本的原因之一。一位境外资管机构人士在陆家嘴论坛上举例,在中后期阶段,中国的创新融资做得比其他国家都更好,有接近90%的资金都是在最后IPO商业转化阶段介入,但在早期阶段,47%的研发项目只能获得4%的融资。

  换句话说,培育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也需要创新。比如,培育更多“投早”“投小”的长期机构投资者,研究发布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新政策新机制。

  另一方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仍然在被反复讨论。

  在论坛上,有观点认为,金融要强调“服务属性”,活用政策深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推动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市场风险也会加剧,要平衡市场发展与监管,用“强监管”保证国内金融业的平稳开放,保护投资者的市场权益。

  其实,两种说法都没错。关键是如何在政策引导下,解决好监管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平稳渐进地对投资者结构进行优化,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

  陆家嘴论坛开幕同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深化科创板改革。其中不少条款如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等都专门聚焦“硬科技”企业,也为耐心资本的进入降低了门槛。

  当然,在推动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政策与监管机构并不是万能的,监管者无法代替市场决定企业优质与否,而是应该以更加先进、公开、透明的监管手段来平衡市场风险,为市场发展保驾护航。此次“科创板八条”提出的“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便是对科创板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完善。

  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监管健全和服务属性,仿佛左右两只手,正共同呵护“硬科技”企业的成长。只有实现监管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才能帮助金融市场真正为新质生产力服务,让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主体回馈投资者,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来源:解放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如何让资本市场拥抱新质生产力
不断增强城市的“数字韧性”
图片新闻
深化改革 为经济发展增动力
城市更新,从“心”开始
杨浦时报评论05如何让资本市场拥抱新质生产力 2024-06-25 2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