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8日上午,“温暖YOUNG浦,向新而行”上海市各区“营商环境巡礼”杨浦行活动发布仪式在长阳创谷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为活动致辞。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尼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出席。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上海市各区“营商环境巡礼”杨浦行暨营商服务“一街一品”。
来自驻沪央媒、市级媒体的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部分“营商体验官”和企业代表等参加,共同见证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亮点。
发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项创新举措
现场,杨浦区集中发布了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项创新举措,分别为“暖洋杨”外资服务品牌四大行动、网信促优化营商环境六条举措以及检察院服务保障在线新经济十条重点措施。
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杨浦区坚定不移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为更好引导和鼓励更多跨国公司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杨浦区商务委着力打造“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包含四大行动:一是招引外资落地增资行动,通过政企圆桌会、外事会见、走访调研等渠道倾听企业诉求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落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全力支持存量外资企业做大做强。二是促进外企提质增能行动,支持跨国公司在杨浦设立不同层级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外资企业申请产业政策、科创政策、总部政策等各类专项资金。三是举办品牌投促活动行动,结合杨浦产业发展导向,鼓励支持各类商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专业机构、企业等在投资促进、贸易促进、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活动。四是加强外商投资保护行动,充分发挥区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作用,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尤为迅猛,(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区内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已经超过7000家,集聚了抖音、美团、bilibili、小红书、京东达达等一批新生代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正逐步构建。为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网信促优化营商环境,包含六条举措:助推垂直类大模型应用落地;助推企业数据有序流动;助力企业做好舆情风险防范应对;助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发展壮大;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网络内容生态服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杨浦区检察院立足区域互联网头部企业集聚,在线新经济快速发展特点,出台《关于服务保障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 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十条重点措施》,重点措施包括: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加大在线新经济领域犯罪打击力度,设立杨浦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基地“清朗Y空间”,持续助力完善在线新经济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深化“法治副园长”专项工作,加强在线新经济新业态法治研究,打造在线新经济检察服务品牌。
12个街道“一街一品”服务企业
今年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更新到7.0版,要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营商环境的“温度”,基层是最直接的触点。因此,杨浦区12个街道结合属地化服务优势和功能定位,推出“一街一品”项目。如延吉新村街道推出“三包三圈一机制”。“三包”即政策“服务包”、惠企“资源包”、处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三圈”即推动街道商会朋友圈、金融圈、产学研圈相互融合促进,“一机制”即“211”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四平路街道推出“同心圆”环同济营商服务品牌。以“大设计”产业为主线,同心圆的同,既包含环同济的意义,也象征着四平范围内,街道、委办、企业等多方“同舟共济、凝心聚力”的理念。
陈彦峰在致辞中表示,营商环境是具体的,关系着一桩桩、一件件具体的涉企事项;营商环境也是立体的,大到政策环境、小到基层窗口;营商环境还是有温度的,以人为本的工作生活环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的贴心服务,都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开展各区“营商环境巡礼”系列活动,旨在从媒体视角,对各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举措、客观成效和企业感受进行观察报道,讲好各区营商环境独树一帜的品牌故事,共同擦亮上海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尼冰在宣介杨浦的营商环境时表示,此次“营商环境巡礼”杨浦行,是对各类创新举措的集中宣传,也是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验。杨浦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持续迭代彰显“暖城范”,用创新之笔绘出“暖色调”,从细微之处提升“暖心值”。
据悉,作为全市“营商环境巡礼”第一站,7月8日-7月12日,杨浦将以“温暖YOUNG浦,向新而行”为主题,全面展示杨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从“营商”到“宜商”的实践探索与工作成果。紧扣打造“最暖营商环境”,围绕“创新杨浦、才聚杨浦、法治杨浦、数字杨浦、创业杨浦”等五大宣传主题,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大核心内容,突出展现杨浦年轻人众多、创新力活跃、数字经济企业集聚的优势,讲好服务企业的“杨浦故事”。■记者 毛信慧 封辰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