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峻崖 文/图
无论是去外地还是境外,在当地买张具有代表性画面的明信片,然后贴上邮票、写上本人的收件信息和寄发地地名及其日期、投入邮筒寄回家里……这已是我出游的“标配”行为之一。
当其他游客大都去逛所在地的土特产或者奢饰品街面和商店时,我总是特别留意探寻和探询外国邮政局、文创纪念品商店的所在。要知道,能够一气呵成地顺顺利利完成从买到明信片和邮票,到找到邮筒和寄出明信片的闭环工序,绝非易事一桩,特别是在语言不通、停留时间不多的海外。
今年5月15日,我收到了4月30日(卡塔尔时间)从多哈寄回家中的明信片,在惊喜邮路如此畅通快速之余,不禁回想起在那里从购买到寄出明信片时一波三折的经历。
我们在游览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这高加索三国回程途中,因转机在多哈停留约7小时,于是借着免签的机会,旅行社组织我们出机场租车夜游多哈城。
要说真正富得“流油”的卡塔尔,近年来在世界上的高光时刻,那么不能不提到其在2022年成功举办的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尽管中国男足不出意料地没有出现在卡塔尔的赛场上,但我国承建的鲁塞尔体育场,是这届世界杯的主场馆之一,在此还举行了决赛和闭幕颁奖仪式。
鲁塞尔体育场总造价约为7.4亿欧元,建筑面积为19.5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余人同时在无视线遮挡座椅上观赛,整个体育场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中国方案和中国技术。我们赶往这个中国人的打卡地,可惜当晚没有比赛,只能远观灯光秀下好似“金碗镶嵌着银边”的巨型体育场真容。
由于是夜游,所去景点的商店几乎全已闭门,唯有瓦吉夫老市场,本是百余年历史的集贸市场且以夜市而闻名,所以依然人潮川流不息、店家灯火通明。对于想买明信片的我,瓦吉夫老市场是唯一的机会了。
路过市场里街边的大大小小商店,不少都陈列着明信片,一打听,却都不带出售邮票的。导游说,印象里这个地方没有代售邮票的,邮票销售有点像邮政局“专营”,但是时间已晚,邮政局都关门了。当然单单收藏明信片也不是不可以,可不能盖上当地地名和时间标识邮戳,总是不够完美。
为了尽可能地不留遗憾,我利用半小时自由活动的时间,东奔西跑地又扑了好几家店,结果与前面碰到的一样,光有明信片而没有邮票。时间总是滴答滴答地不管不顾地走着,转眼约定的集合时间即将到来,我心灰意冷地往集合地点赶去,又心有不甘地眼睛朝着路过的街道两边商铺不断地“扫描”,在灯光的映衬下,突然一个立在街边的黄色铁皮箱扑入了我的眼帘,旁边摆放着一溜明信片,走进细看,顶端post字母赫然突显,心头不禁一动:有邮筒该有邮票卖了吧?满怀希望,迈入邮筒背面的店内,一问果然有邮票可售。
明信片尽管琳琅满目,匆匆间却找不到一张与2022世界杯“搭界”的,我翻出手机里拍摄的鲁塞尔体育场照片,老板一看连声“No”。大概看出了我从大喜到没找着目标明信片的失望,老板赶紧招呼我到收银台,拿出一枚邮票指给我看——哇,是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logo 图案的纪念邮票啊!我忙不迭地“Yes”。老板笑了,随后帮我在货架上挑选了一张,点了点画面里远处的一栋建筑物告诉我——“喜来登”、“那摩温”,近处是帆船和划艇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场景,整个画面与多哈的城市特征和气质匹配,再加上集合时间所剩无几,我“ok”着准备买单走人。
哪曾想到,老板见我拿出信用卡又是摆手又是摇头,掏出美元和欧元也是一连的“No”,嘴里还一边说着“里亚尔”,一边用手指做着数钱的动作。总算明白了,要现钱,这里只收卡塔尔的货币,还必须是现金。
我们在多哈也就4个小时左右的短暂顺道之行,那里又是开放型国际化的都市,所以出机场时都没有兑换当地货币,面对老板不用现金的坚持,我是既懊悔又无奈。这都到了“临门一脚”的最后关头,放弃实在可惜。我脑子迅速运转,突然灵光乍现,找导游换钱去!
我向老板做了个去去再来的手势,快速出了店门朝着集合地点小跑而去。见导游正在集合处与团友们聊天,我赶紧提出要跟导游换里亚尔,她问多少钱?我还真答不上来,当时就想着没有现金。导游看看距离集合时间还有5分钟左右,又听团友们说我每到一地就喜欢买明信片,便问那个店远不远?我向右前方指了指:“不远的,不超过一百米。”她爽气地说:“走,带我去。”在赶去的路上,导游还问我,怎么就找到了明信片和邮票都有卖的店啊?我说我是先发现了邮筒。导游笑着说:“我也去认认门,以后有游客需要就可以告诉他们了。”
见我俩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老板满脸堆笑扬手招呼,把放在收银台旁边的明信片和邮票递给我,导游问了价钱后告诉我,折算成人民币一共44元。我点头说好。
导游和老板一个付款一个找零,顺便还询问了一些经营业务,老板边介绍边带着导游在不算大的店堂里转了转。我则抓紧时间在明信片上写上邮寄地址等信息。
老板高兴地把我和导游送出了店门,我顺势把手机交给老板,请他帮我“定格”了将明信片投入邮筒的那一刻。
而今,在上海的家中,看着从多哈寄回的明信片,又想起从买到寄的整个过程,一波三折有惊无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额骨头碰到了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