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1月,第六届进博会期间,耐克公布:2024年,在位于上海杨浦的大中华区总部,建造耐克中国运动研究实验室(NSRL)。该实验室如何服务运动员,服务中国消费者?答案是关注需求,量身定制;2024年1月,总投资约1亿元的汉高消费品亚洲研发中心在杨浦区湾谷科技园落成启用。这是汉高消费品牌在亚洲最大的研发中心……
杨浦是上海重要的外资聚集地,目前共有外资企业约1300家,最近5年先后引进外资总部和研发中心18家、累计达44家,耐克、西门子、大陆、汉高、纬湃科技、李尔、福特汽车、蒂森克虏伯、IBM、AECOM、戴尔等全球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汇聚,外资企业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地,汽车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细分行业在杨浦呈现出集聚态势。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这个最暖城区,正在打造“暖杨洋”的外资企业生态圈。
在杨浦这个“温暖窗口”,“看见”上海发展的脉搏
杨浦正在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一方面,培育、鼓励、支持区内跨国企业增加新的事业部、新的业务板块;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继续展开招商布局……在杨浦,外资企业已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根据《上海市统筹推进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实施方案》,杨浦制定形成了《2024年杨浦区稳外资工作方案》,通过大力实施招引外资落地增资、促进外企提质增能、举办品牌投促活动以及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四大行动,引导鼓励外资项目、技术、资金在杨浦汇聚,全力打造“暖杨洋”外资服务品牌。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在杨浦大连路跨国企业总部办公大楼的一重重玻璃幕墙上,上班族们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层层剪影中,纬湃科技颇具工业属性的黄色标签,鲜亮醒目。
“我的公司在杨浦,这里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时刻感受上海发展的脉搏。”十多年间,纬湃科技中国区卸任总裁顾睿华见证了大连路总部企业的拔地而起,也见证了杨浦营商环境逐步向“暖”的过程。
据介绍,杨浦已经明确加大企业走访、加快落实落地、加强数据排摸、推动总部集聚、吸引人才汇聚、加强市区协同、增强部门联动、打造品牌活动、发挥进博效应、提供高效服务、保障外商权益等工作职责;通过建立并完善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外商投资促进统筹调度机制、驻沪机构联络沟通机制、项目信息沟通和协同推进机制、活动统筹机制、服务响应机制、政策保障机制、考核评估机制等8项工作机制,推动稳外资工作落地见效。
服务企业,是一项需要联动协同的系统工程
当初,因为汉高的消费品研发中心对场地面积、环境影响评估、建筑施工、消防设施等环节都有严格要求,所以企业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新江湾城街道营商部门主动对接企业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困难和问题,全力帮助寻找场地,后在湾谷科技园某楼宇顶部找到契合要求的场地。污水处理路径、楼顶企业标识设置等问题存在障碍,街道牵头联合湾谷科技园建设方、场地业主和企业方,形成“四方议事”机制,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邀请职能部门实地指导、制定施工方案。
2023年,研发中心在湾谷科技园顺利开工。“我们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最优解,加强政企对话、精简办事流程,持续发挥涉企服务乘数效应,助力企业轻装前行。”新江湾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此可见,服务企业、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是一项需要联动协同的系统工程。针对“统筹推进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杨浦提出了优化设想——在工作机制协调方面,建议强化会议的调度指导,帮助各区明确方向,提升工作落地的实效和决策效果。在投促信息流通方面,建议结合各区产业导向,强化信息的双向推送,帮助区级部门更好承接市级项目,形成双向互动。在市区联动合作方面,建议结合各区的重点国别、重点产业、重点区域,联动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形成市区共同策划、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格局。在人员团队建设方面,建议进一步促进人才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市级部门、国际投促机构和海外办事处进行短期轮岗和交流学习,开拓国际视野,积累实战经验。
在“2023德资企业走进杨浦推介活动暨中德企业产业对接圆桌会议”中,西门子迎来一批“德国老乡”——由30多家德国企业组成的德国海外商会联盟代表团。参观了杨浦滨江和大创智,调研了西门子、罗曼科技等企业后,杨浦之旅让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马廷坤(Martin Klose),对中德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杨浦区的高校资源闻名遐迩,并且已经在多个领域与德国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我们希望将合作进一步扩展到学术界之外。”
这样的活动在杨浦比比皆是,国际企业家圆桌交流会、数字化赋能圆桌交流会、外资企业政策解读会……在马廷坤看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加强合作至关重要。“我们致力于创造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促进商业方面的更多交流与合作。”
创新,是企业的“增长动力”,也是杨浦的“增长动力”
记者了解到,杨浦目前共有外资企业约1300家,最近5年先后引进外资总部和研发中心18家、累计达44家,耐克、西门子、大陆、汉高、纬湃科技、李尔、福特汽车、蒂森克虏伯、IBM、AECOM、戴尔等全球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汇聚。
“创新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增长动力,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中国及亚洲消费者不同于欧洲消费者的需求。”研发中心开工之时,汉高(中国)消费品研发中心总监孙颖卿如是说。
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智能+”“互联网+”为基础支撑、三大千亿集群和四大新兴领域为发展重点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所搭载的强大“引擎”。统筹要素资源,加强合作共享,保障外商权益,杨浦这个最暖城区,正在打造“暖杨洋”的外资企业生态圈。
相关新闻
以科技“链接”“主动健康”,
杨浦企业从“大本营”走向世界
手指左滑、右滑将水果和蔬菜图标分类;记住图片中金矿隐藏的坑位,几秒后再凭记忆点击相应位置;完成简单的加减乘除,将数字按大小先后点击……以往人工120分钟才能完成的认知障碍筛查,如今足不出户3至7分钟即可完成,筛查效率大大提升。
这套杨浦企业博斯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G3认知风险评估系统,已经成为新江湾城街道开展早筛的“好帮手”。
近年来,语言指标在认知障碍早期筛查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作为一家基于语音标志物开展认知障碍早期筛查的科技企业,博斯腾在日前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会议(AAIC2024)上,展示了多项研究成果。
非药物干预策略是本次会议关注的一大焦点。博斯腾的数字疗法通过每日的任务设计,以提高大脑认知能力为核心,辅助居家运动、饮食建议、慢病风险管理等健康训练,帮助用户建立良好的用脑、生活习惯,对抗大脑衰退风险。
自2017年成立以来,博斯腾一直扎根于杨浦。目前,博斯腾自主研发的认知功能评估和训练软件已获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为超过2000万用户提供了专业的认知风险评估和干预训练服务。
杨浦这片充满活力的双创热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支持与资源,尤其是在创新科技和产业扶持方面。“杨浦区政府不仅为博斯腾提供了政策上的扶持,还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给予了重要的帮助,使博斯腾能够迅速成长为认知障碍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博斯腾在杨浦区的支持下,完成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成功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与服务。
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启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以来,杨浦已启动5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全区12个街道与专业机构合作参与,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探索。作为全市第二批试点街镇之一,新江湾城街道联合博斯腾酝酿出了一套全国首创的认知障碍数字化早筛技术,以“游戏化筛查体验+每周一课”的形式,筛查具有认知障碍高风险的老人,并进行早期干预,越来越多老人正从中受益。
下一步,博斯腾将携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共同举办“9·21”全民普筛日,在杨浦多个社区开展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活动,进一步提升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正确认知,倡导“主动健康”理念。
阿尔茨海默病国际会议是全球认知障碍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平台,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93个国家的1.2万余名专家学者,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最新成果。博斯腾脑科学研究中心团队共有7篇研究被收录。“我们期望通过与世界各地语言研究人员的合作,进一步推动认知障碍语言数字生物标志物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成佳佳 毛信慧 宗禾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