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本报讯 沪上中小学开学,新学期,学校“上新”。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新江湾城幼儿园、上海市杨浦区内江新村幼儿园、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幼儿园、上海市育鹰学校、上海市杨浦区回民小学、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第二幼儿园、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第五小学和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全新亮相。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杨浦新江湾城幼儿园新建校园坐落于杨浦区三门路282号,是上海市第一所由上海财经大学冠名的公办幼儿园。
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6287.8平方米,被绿意盎然的街道花园所环绕。4层主体教学楼空间可满足托、小、中、大不同年龄段12个班级使用需求。得天独厚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自然亲和的学习与游玩空间,室内外区域设计为集包容、复用和探索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满足幼儿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和活动成长需要。
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园所上海市杨浦区内江新村幼儿园在保持原有房屋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总部园所进行了系列改造、装修工程。
幼儿园大厅保留了宽敞的活动空间,对整体色调进行统一,门口安装电子屏,教室内新增护墙板式主题墙面、配备触控式多媒体设备。改造后的盥洗室也更加符合幼儿的身高要求和使用习惯,每层楼随班配置消毒间,便于保育员操作、消毒。
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幼儿园完成了全面的房修改建工程,园所面貌焕然一新。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一室多用”的设计理念,灵活切换阅读室与餐厅,餐厅和多功能厅相融,让餐厅成为寓教于乐、开展分组教学的独特场所,实现小空间巧功能的优化。此外,幼儿园通过改造原有卧室、平台,增设了建构室、阅读室、户外游戏区等专用活动室,进一步延展空间的功能性和教育性。
幼儿园每个班级,均配备了独立的活动与用餐空间,告别了以往的走廊进餐。厕所全面改造,严格按照普及普惠的标准执行。保育员操作室也实现了从多班合用到一班一间的独立配置。此外,主教学楼内还增设了教师厕所、教师餐厅及保育员休息室等设施。
上海市育鹰学校中学部在这个夏天悄悄完成了“换肤”大变身。走进校园,原本略显陈旧的墙面被替换成现代而温馨的色调,连通各个空间的走廊,宽敞而明亮,搭配明快线条设计,既美观又富有引导性。
教室及走廊都换上了耐磨防滑的新地板,墙面以淡雅色调、明快线条装饰;教室内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照明充足;学校食堂亦改头换面。
上海市杨浦区回民小学更换了可升降课桌椅,让桌子和凳子都可调节高度,实现“私人定制”,助力学生拥有更舒适的学习环境。设计科学的课桌椅,对于预防驼背、近视,养成良好的坐姿都有帮助。为充分发挥书包柜的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肩膀上的负担,全校所有教室更换了书包柜,此外,全面完成食堂改造,增设了新厨具,后厨设备更完善,营造更加舒适的就餐环境。
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第二幼儿园,升级改造“1米高度”视角。为进一步打造温馨舒适的校舍环境,学校利用今年暑假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并针对校园绿化、盥洗室、保育操作间等展开合理规划,从孩子的“1米高度”视角出发,全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园所环境,不断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第五小学增设“奥运同款”体育游戏。为营造浓厚的开学氛围,激励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与工作中,学校以“奥运之光 成就梦想”为切入点,打造教学楼中的耳机森林、美丽门厅等校园微景观,优化校园环境,提升育人功能。在微笑大道上,学校设置了“奥运同款”体育游戏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射箭,让师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感受奥运精神的鼓舞,共同迎接新学期。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升级了校园教育装备。可升降课桌椅和学生储物柜的配备,提升了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姿势并便捷地管理物品。小剧场的建成,为课外活动提供了多功能场所,各类文艺演出、讲座和社团活动有了更加专业和舒适的环境,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外,七间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更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科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平台。在生活设施方面,学校对厕所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更新了宿舍家具和学生餐桌。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年以来,为创设更加安全、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杨浦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投入、重点打造”的思路,不仅新建了一批新校舍,还利用暑期集中修缮改建学校100余所。
通过修缮改建,杨浦校园防护等级大大提升,中小学食堂实现了明厨亮灶,专用教室、走廊、运动场地等空间使用效能大大提高。不仅如此,杨浦还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所有公办中小幼学校的普通教室空调安装工程、灯光改造工程和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