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巡诊新模式,全市已建站点172家,社区中医药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让居民在“家门口”遇见名中医
  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新建的中医巡诊站点之一。

  据文汇报 来到杨浦区控江路600号,绿树环绕着两幢建筑——延吉街道养老院和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比邻而建,不仅医养结合的理念在此生动展现,一进门便遇见的一座中药花圃,是上海推进中医巡诊新模式的最新呈现。

  今年3月,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上海市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名单,并于8月底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中医巡诊站点”)。

  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今年,上海推进中医药巡诊新模式,最新创建了60家中医巡诊站点,加上此前建设完成的112家,目前,全市中医巡诊站点总数达到172家,社区中医药的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身边的中医驿站,让传统中医更触手可及

  走进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淡雅的草药香气萦绕鼻尖。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丽华递来一杯中药代茶饮。“中药代茶饮和糕点可受老年人欢迎了,不少叔叔阿姨还和我们一起动手制作。”

  作为“家门口”的中医药健康驿站,该服务站在中医诊室和治疗区外,还设置中医药养生健康教育区,让市民学习中医、了解中医。“今年站内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暑托班,给参加的小朋友每人发了一株中草药,他们可感兴趣了,主动钻研起中草药的习性。”说话间,王丽华又指了指服务站外印着节气与中医科普知识的连廊,“连廊上的这些知识,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王丽华深深感受到,“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在服务站内正变得愈加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选址毗邻延吉街道养老院,和最需要健康服务的人群做了邻居。养老院负责人说,许多选择这里的家庭正是认准了这对“左邻右舍”,希望多样的老年服务需求在这里得到“一站式满足”。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中医巡诊站点要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食堂、社区老人托养机构等‘生活盒子’设施融合建设。”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服务监督管理处处长刘华告诉记者,今年中医巡诊站点工作开始探索在商务楼宇选址,多家已落地的站点开展午间和双休日延时服务,就是希望吸引年轻白领等更广泛群体走近中医,让中医药服务变得更触手可及。

  巡诊新模式让中医药资源质量提升、服务下沉

  谈及巡诊这个新模式,刘华解释,就是要上级医院名医“往下巡”,站点医生针对重点人群“主动巡”,中医药科普教育“广泛巡”。

  具体来说,每个巡诊站点都会和上级医院结对,“杨氏针灸”“朱氏推拿”等名家流派的专家每月定期到站点进行巡诊或带教指导,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中医。站点医生还将对辖区内重点人群定期随访,开展中医药访视和保健指导。与此同时,中医药特色科普和教育将以各种形式深入社区、乡村、大学城、中小学校园、养老机构等,让中医中药通过巡诊模式主动服务不同人群。

  王丽华自豪地说,“杨氏针灸”第四代传人卢月婷已加盟内江社区卫生服务站。“这块‘名医招牌’不只是亮个相,我们目标是让居民通过‘杨氏针灸’的治疗获得健康,让他们对‘杨氏针灸’带来的中医治疗方式有更深入、科学的认识。”

  在巡诊新模式的带动下,中医药资源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稳稳下沉。截至目前,上海市开设中医医联体专病联合门诊134个,平均可提供近60个中医病种服务,开展6类以上中医医疗技术和中药饮片服务,全市16区都实现了市级中医医院制剂的社区调剂使用,基本满足本市居民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海市今年还新建了25个市级名中医基层工作站,总数达到125个,进一步完善了分级诊疗制度。“现在不用排长队,家门口就能看大医院的中医专家,费用也更实惠了。”居民为此“点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透露,明年,本市将继续新一轮的巡诊站点建设,在扩大遴选范围的同时,推进这一“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步做好前三批站点的服务能级和内涵提升,推动建立上下联动、资源衔接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本市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助力新一轮健康上海建设。

  ■张菲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健康
   第06版:资讯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专题
让居民在“家门口”遇见名中医
基因治疗在沪完成取得疗效
天渐凉,要学会“五养”
洞察衰老细胞行为
流感新药更快惠及患者
杨浦时报健康05让居民在“家门口”遇见名中医 2024-10-31 2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