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人密码

  ■陈茂生 文

  邻居张老伯在他乡多年,工作、生活并领了身份证,退休后回申城颐养天年。每逢与老邻居聊天,总会嗫喏着嘟囔:“我不是310,祖宗三代老上海。”而边上几个老哥们都会不以为然:“搭啥界啦?你儿子孝顺有出息,日脚过得要比阿拉惬意多了。”

  有了身份证,每个人就有了一个十八位数的号码,与生俱来并终生相随。前六位显示属地、后十二位就是隐私。出生之地自然难忘。某日,有幸在一个老虹口历史风情座谈会上叨陪末座,随口说起“我是310109”,当即就获“他乡遇故里”一般的关切,“虹口哪里的?”随即也有人平静地回应,“哦,我是104”,在老上海的世俗观念中,徐汇可是“上只角”街区里的“扛把子”,那点平静里分明能感到一点高冷。

  大千世界、如蚁人生。度过桀骜不驯的青葱岁月、熬过狼狈不堪的中年时光,终于能够“闲敲棋子落灯花”了,自然跟随那些曾相伴相随的数字、符号,回到从前、寻到来路。

  老屋在虹口区天水路191弄的那一排排老式石库门,八年前宣告“征收”搬迁,新家就在田园风光绮丽的松江“佘北大居”。经历了一番费心搬迁、精心装修,生活在“新楼新房新家具新邻居”中再次起步,可刚刚还洋洋得意“除了人是老的,样样都是新的”,转眼又怀念起逼仄漏雨嘈杂的老弄堂,念叨那条弯曲的小马路和氤氲着的大饼油条脆麻花油烟。蓦然间,小区门口新增了一个公交站点,“松江191路”几个字很是弹眼落睛。由衷叹曰:191路经过191弄人家门口,乃天作之合。不仅方便生活,而且若是期盼浓郁,能凭籍公交地铁之便利,常回老地方看看,一了乡愁。

  以前在有色金属工厂工作,所有产品都有号码标识。譬如低磷弹性铜材料6501是最主要的产品,虽然并不太清楚有啥具体用途,但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工作很是辛苦。尽管过去很多年了,但6501,就是那十几年翻三班、学技术、战高温、出工伤等经历的数字代号,难以磨灭。也再次证明:“数字比术语更简洁、指向更明确,也更方便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考试有了脱产读书机会。当时“机械”是最热门的学科之一,所以就选了“能源机械”专业,主要学冶金工业炉窑控制,班级被称为“能84”,这也成了几十年后同学聚会的代号。同学中少有“专家”“教授”头衔但不少是身怀独技的行家里手,每项实践成果都能证明复杂坚深的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因此大伙都不无得意“‘以器启道’,唯‘能84’”。

  所有的努力,最后一定是成功、妥协、苟且和失败的百味纷呈。如古人所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滤去细枝末节剩下的就是那些难忘的“私人密码”。如今手机密码用得多,信用卡密码反倒糊涂了,但私人密码一定不会忘,因为其中每个数字都包含着甘苦酸辣。每在无意间看到、听到那些数字和符号,瞬间都会一个激灵,定要看看“谁曾和我同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题图国庆寺呈朱师
共青森林公园菊花展
私人密码
我爱五角场
“两万户”的小八腊子(一)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私人密码 2024-11-12 2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